們:“這…這是什么話?!”
“讀書難道不就是為了考取功名然后做官最后衣錦還鄉的嗎?
這天幕怎的這樣說?”
“對啊,這說的讀書好似一點兒用沒有!”
隨著夢欣的評論在視頻下方迅速滾動,天幕上的文字仿佛跨越了時空的界限,首接觸動了各個朝代老祖宗們的心弦。
他們或坐或立,表情各異,有的眉頭緊鎖,有的則是一臉愕然,顯然對這番言論感到前所未有的震撼。
尤其是那些經歷過嚴苛科舉制度前身的士子們,更是面面相覷,心中五味雜陳。
“這確實……說的也沒錯。”
“劉兄前段時間就說自己眼睛有些花,我最近的腰也開始難受了。”
“那你可得好好動一動了。”
…………隋朝:隋煬帝想起自己前不久頒布的進士科,再看了看這天幕,不由有些蹙眉。
“讀書習字,乃是為了治國平天下,這等苦都吃不下,如何成就大業?”
…………唐朝:李世民:“朕原以為,讀書可使人明智,未曾料到,其中竟有如此多的辛酸與不易。
然則,正是這些不易,鑄就了堅韌不拔之志,方顯學子之風采。”
…………宋朝的文人墨客們,更是借此機會,紛紛揮毫潑墨,抒發胸中塊壘。
蘇軾提筆寫道:“書卷多情似故人,晨昏憂樂每相親。
眼前首下三千字,胸次全無一點塵。”
以此勉勵后世學子,即便面對重重困難,也要保持對知識的熱愛與追求。
至于夢欣,她完全沒有意識到自己的小小評論,竟然在歷史的長河中激起了如此大的漣漪。
而天幕之上,視頻依舊在播放,文字與畫面交織成一幅幅生動的歷史畫卷,讓每一個觀看的人,都能從中找到自己的影子,感受到那份跨越時空的共鳴與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