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什么就是什么。
“當然可以。”
郭麥蓮臉上浮現出一抹不懷好意的笑容,說:“但我們養了她這么些年,總不能白養吧,那些錢就……”不等她話說完,馬衛東就首接打斷道:“行,那我還是要工作吧!”
“別啊,我不要錢了還不行嗎!”
見狀,郭麥蓮只得放棄。
但她內心里,己經不打算將剩下的錢給馬衛東了。
……城里人分家不像農村那么麻煩,在張大媽與一眾街坊的見證下,馬衛東與馬耀東分為了兩家。
除了一間平房和400塊錢外,他們還得到了屬于自己的那份糧食和鍋碗瓢盆等雜物。
搬完了東西,兩家又跟隨著張大媽去了一趟街道辦,把戶口給分開了。
過去戶籍還歸街道辦,而不是派出所。
甚至就連結婚離婚,也是來街道辦,不需要去民政局。
除此之外,街道辦還會幫著你找工作,每天街道辦都會張貼一張告示,上面會標記招工名額。
那些待業青年們,基本上每天第一件事就是去街道辦,看看自己有沒有被招走。
由于無業……不對,是待業人口過多,所以上面要求各單位各企業,盡可能的多招收員工,哪怕是臨時工。
這也使得原本一個人的工作,現在兩三個人干,不少企業開始發展三產企業和大集體,放開就業限制。
但即便如此,也是杯水車薪。
要知道那時候全國足足兩千多萬城里人沒有工作,而城市人口都不到總人口的20%。
很多等不及的人,為了謀生只能選擇去靈活就業,也就是當個體戶。
從79開始,上面己經要放寬對個體工商戶的限制,同意待業青年根據社會需要,從事個體經營。
但這并不意味著,你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實際上,這個時間段,你只能去街頭修鞋擦鞋、修自行車、理發,要么就是給人縫紉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