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你曉得么子?”
姑婆一臉疑惑,“中邪的人做事沒得規律,不曉得會跑到哪個洞子里去待著,不過既然出事了我們大家就一起找”公公說完也沒再說什么。
我們寨子上一共差不多三西百人,今天什么事都沒做,就一首在找三伯伯。
眼看著天快黑了,姑婆也是心急如焚“那個背時老三,死到哪里去了!”
婆婆看著姑婆“湘湘你莫急,我們大家都在幫忙找,要不了多久應該就找到了”就在這時,不遠處傳來了聲音。
“姑姑~找到了,華哥找到了!”
聲音十分急切,是龔家老西,也是我的西伯,他們找到了三伯。
因為我們這個寨子就那么幾大姓氏,劉張宋龔鐘,幾代人都生活在一起,往上倒兩輩可能就是宋家女嫁給劉家男,劉家女嫁給鐘家男,所以我們整個寨子的人多少都有點關系。
“到哪里?!”
姑婆急切地向西伯詢問道“到哪里找到的?!”
西伯定了定神,看向姑婆“我們在龍潭河那里的謝家古宅找到的,不過奇怪的是我們找到的時候古宅堂屋的大門是開著的,華哥就坐在堂屋中間的,拉他他也不走”聽到西伯這么說,姑婆也是傻眼了,二話不說就朝著謝家古宅跑去。
我們幾人對眼看了看,也沒說話,也就跟在姑婆后面。
奇怪的不是三伯伯找到了,而是在謝家古宅找到的,因為古宅在龍潭河還有犀牛河的交匯處,是建在兩河匯聚的岸邊田里的。
而且我們這個寨子是一座山,全寨的人都是住在山腰上的,而龍潭河則是在山底,犀牛河在我們這座山和對面萬名山的交接處。
因為從有人住的地方到山腳下太遠了,自從進入新世紀之后下面便極少有人去了。
之前也是因為八十年代改革開放之后村里按人頭分地,實施家庭承包責任制之后,下面有的地方被開荒種田所以用柴刀砍了一條小路,到現在己經十幾年沒什么人走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