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    護眼關燈

第1517章 (第1頁)

但占據汴京的蔡京不一樣,作為國都,汴京城內不管是糧草還是錢財,數量都是驚人的,蔡京有汴京在,就足以支撐他造反。

所以如果大益接下來要統一,也是先打蔡京,然后挾破敵之勢威逼西軍,逼降他們,最后收拾方臘。

先啃骨頭再吃肉,打贏最強的,剩下的可能會望風而降。

“北邊他怎么說?”

任原對這個策略表示有興趣,于是繼續提問。

“北邊的情況他認為比較復雜,他不夠了解,不能隨便說。但他說一定不能讓遼金聯手,而是讓他們繼續爭斗,咱們坐山觀虎斗,等待時機成熟,再一箭雙雕!”

“那這個也是前三甲?”

任原表示,這么看的話,這人還真是個軍事天才啊。

“可行。”

眾人也是紛紛點頭,從軍事這一題上看,此人的能力絕對不一般,不過對經濟和科舉,此人的東西不如二號,和九號相比,兩人反而是伯仲之間。

“還有十號,一看這布局,這就是一個老人寫的。”

朱武翻出了十號,對十號也進行了點評:“此人三策中,經濟一策提到了改鈔法,通商旅,免橫斂以寬民力,能看出來應該有著曾經為官的經驗,應該是趙宋的老人,就是不知道是想要重新出山呢,還是想要來這兒過個癮。”

劉敏也跟著挑了一份出來:

“四號,能看出來此人非常用心,辭藻華麗,文風優美,字也好看,戰爭一策中同樣主戰。但不知為何,我總覺得此人文章中透露的戰意不夠堅定,文章也有一些取巧討好的意味。這種文風應該是曾經趙宋科舉最受歡迎的,此人必定在趙宋學府學習過,或者參加過趙宋的科舉。”

……

伴隨著軍師們不斷提出意見,任原和眾人經過再三討論之后,終于把最后的順序給定了下來。

一甲的三位,正是,二號,九號,七號。

“哥哥,其他人已經排好了,這三個人,你怎么選?”

其他名次中,排名最高的是五號,最低的是六號,這是眾人經過剛才多次商討后的結果。

“我之前就說過,咱們這次科舉,一甲前三名正式固定名稱,第一名狀元,第二名榜眼,第三名探花,剛才也聽了大家那么多意見,那我就來親自點了。”

眾人把前三甲具體的順序留給任原,在大伙兒看來,這是非常應該,也是非常必要的。

“哥哥,前三甲,就應該你來。”

蕭嘉穗表示,這是君王應該做的,哥哥你可別慫。

“好,那就二號狀元,九號榜眼,七號探花!”

任原也不糾結了,大筆一揮,定下了三個人的名次!

而當所有名次都決定之后,裴宣起身,他作為公證人,要親自把三人的名字揭開。

“大益第一次科舉,探花——漢州張浚!”

“榜眼——臺州呂將!”

“狀元——信州陳康伯!”

……

『點此報錯』『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