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紀念易卜拉欣父子,便規定這天為宰牲節。
穆斯林每逢這一天要沐浴盛裝,舉行會禮,互相拜會,宰殺牛、羊、駱駝(朝覲者所宰之牲畜,入朝時作標記)互相饋贈以示紀念。
“宰牲節”這天,各家于會禮后自行或請人代為宰殺牲畜。
其肉可以自吃,也應該施舍給窮人。
圣紀節是紀念日。
相傳穆罕默德生于古阿拉伯太陰歷象年(公元570年或571年)3月12日,逝世于伊斯蘭教歷十一年(公元632年)3月12日,因此每年的伊歷3月12日既是穆罕默德的生日,又是他的忌日,故稱為“圣紀”或“圣忌”。
每年這一天,穆斯林都要舉行盛大的宗教活動紀念先知穆罕默德,紀念活動內容有誦讀《古蘭經》、贊圣、講述穆罕默德生平事跡等。
齋戒月的定位是與圣經歷法相同的第二個月的新月的開始,是猶太日歷的依雅爾月(Iyar)。
這個月開始于齋戒月。
回歷九月是應用在第三個月的名稱,但主要的齋戒和供奉并非在這個月進行,而應在這個月完成。
實際上,真正的齋戒月的大部分時間都屬于依雅爾月。
依雅爾月是以歐麥計算日期的,它是為在五旬節,即小麥收成節,所頒發的律法和證詞作準備的時期。
這收成是在第三個月內的五旬節完成,即在回歷九月末期的Eid
el
Fitr或七七節內完成。
回歷九月(Ramadhan)就是從此取得其名的。
第三個月或回歷九月預示了從新月開始齋戒的結束,以及五旬節月份的開始。
這是真正的回歷九月,是全世界所不知的事實。
這也是歐麥計數從獻禾捆為搖祭之時延續至五旬節圣靈更新的這段時間的一部份。
可蘭經和律法經書就是在這時候被啟示,因此被視為真主歷法中的重要時期之一。
最后的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