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    護眼關燈

第1389章 (第1頁)

江瑩瑩笑了:“你是說羽絨服吧?正好,我這個冬天打算做這個品類。”

北方的冬天其實挺長的,從十一月份到第二年三月份,人們對于棉服的需求也巨大。可是獨特現在冬天能賣的衣服基本就是在針織衫和長褲,或者里面的針織裙。

不然怎么辦,你總不能去賣棉花襖吧?誰家不會自己動手做棉襖呀,哪里需要去買?

羽絨服登場后,就會是以后未來幾十年的冬季必備款。

沈自城有些意外:“你還知道羽絨服?”

江瑩瑩無語:“我專門做服裝的,如果連羽絨服都不知道,那還干什么?還不如回家賣紅薯!”

做服裝生意,當然要時時刻刻關注服裝信息,她早就有做羽絨服的念頭,只是國內布料不成熟,鴨絨也是一個問題,想要做好也需要技術支持。

其實現在沿海地區已經有這種衣服銷售了,只是面料檔次和加工水平都很低,款式又比較單調。而且含絨率少,填充量卻大,外觀臃腫,被稱為面包服。

說實話,以江瑩瑩的眼光來看,只有一個詞可以形容,難看......

她不想做難看的衣服,所以就沒有著急做。

現在她打算‘投機取巧’,打著改良新款面包服的口號,向市場推出屬于自己品牌的羽絨服,在取暖的基礎上讓它更好看才有競爭力。

“如果這樣,我可以去和F國那邊高中談一談。”沈自城沉思片刻,心情也有點激動:“如果款式和質量都可以,再拿下來一筆訂單不是不可能。”

羽絨服可比運動服的利潤高多了,至少翻了不止一倍呀!

江瑩瑩知道這個年代其實已經有羽絨服廠家了,他們是專注做羽絨服的,只是和自己相比缺少了國外渠道而已。生產羽絨服和生產普通服裝不同,它需要單獨的生產線,單獨的工人,包括原材料也比較復雜。

比如鴨絨鵝絨的收購,清理消毒,包括怎么不鉆絨怎么讓它更飽滿,這些都是需要技術和經驗的。

江瑩瑩懂得設計也懂得做衣服,但她不是萬能的,自己也沒有親手做過一件羽絨服,這個時候就需要合作了。

“沈大哥,這邊我會安排專門的設計師做羽絨設計,成品出來后會拿幾件給你寄到F國。”只是沉吟一會,江瑩瑩就下了決定:“我要去一趟海城。”

第一家羽絨服工廠,就在海城。

沈自城明白了她的想法,有點驚訝:“你不自己做?”

獨特有三家服裝廠,還有京北代加工廠,她還要去找別的廠家做?這不是把錢往外推嗎?

江瑩瑩嘴角漾開一抹笑:“別人有現成的東西,咱們何必再自己投資?”

而且投資有風險,需要謹慎呀!

沈自城跟不上她的思路,只能幽幽嘆口氣:“你是大老板,你說的肯定對。”

做生意最忌諱的就是,不懂取舍。

先不說自己一時片刻找不到技術嫻熟的羽絨服工人,單單是收購鴨絨羽絨這一塊就是一個大工程,她去哪里有這個精力搞這些事情

『點此報錯』『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