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國皇族血脈,
皇子只要到了一定的年齡,
就會被封王。
李承道今年十六歲,
封王出宮,開府建牙,
這很正常。
開府建牙之后,
李承道就能合法招收幕僚和門客為自己效力。
那一千兩黃金,
就相當于慶帝給他這個兒子的啟動資金了.賜黃金、賜府邸、賜侍衛婢女,這都沒什么。
關鍵是最后一項,
慶帝給了李承道朝堂議政之權。
如今的大慶朝堂,
太子和二皇子相爭,
奪嫡之勢己經涇渭分明。
在慶帝的默許之下,
朝中各部重臣紛紛選擇站隊,
投靠其中之一。
太子和二皇子的人馬在朝堂之上爭權奪利,
斗得可謂是如火如荼。
雙方你來我往,
幾乎己經殺紅了眼睛。
而在這個時候,
慶帝讓李承道上朝議政。
意思不言而喻,
就是想讓李承道也參與奪嫡之爭。
太子和二皇子斗了這么多年,
兩人身后的勢力都極大,
怎么可能眼睜睜看著李承道來分一杯羹兩虎相爭,
絕對不能變成三足鼎立,
誰也不想平白無故多出一個大敵。
可以預見這道旨意一出,
李承道頃刻間就會成為太子和二皇子的眼中釘,
肉中刺。
到時候雙方矛頭首指李承道。
李承道如今門下無人,
根基淺薄,
在朝堂上也是孤立無援,
要承受的壓力可想而知。
慶帝老謀深算,
怎么可能想不到這一點可他還是這么做了,
絲毫沒有顧忌父子親情,
可見他的冷血和涼薄。
“養子為蠱,
也難怪最后下場凄涼。”
對慶帝來說,
天下所有人包括他的兒子,
都是他的棋子。
對于棋子的生死,
棋手自然不會放在心上。
在李承道看來,
慶帝之所以會變得今日這般冷血涼薄,
除了帝王無情,
還有大宗師的因素存在。
都說大宗師己經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