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于個人考慮,我并未向張書勝透露姚女士的信息。戲劇進行中,我們幾乎沒有交流的機會,直到中場休息時,我才低聲詢問張書勝:“你覺得姚倩和胡遠齊的關系怎么樣?”“具體怎么樣我不清楚,不過胡遠齊確實常找姚阿姨幫忙翻譯資料。還有請她幫忙發布一些海外的行業資訊。”張書勝答道:“不過,小楊阿姨對胡遠齊可沒好感,反倒是大楊阿姨和胡遠齊關系不錯。”“為什么呢?”我不解地皺眉,“我記得上次看到小楊阿姨和胡遠齊聊得很開心啊。”張書勝露出一個“你還真年輕”的笑容:“成年人的世界復雜多變,表面和氣不代表內心真實感受。小時候我不明白,不喜歡某個人就直接不理我。但大人不同,他們能在背后議論紛紛,見面時依然談笑風生。長大后我才明白,這其實是一種生存技巧。人與人的關系往往基于共同的利益,有利益則親近,無利益則疏遠。但這并不意味著他們會徹底決裂,畢竟未來還有可能合作。”“你的意思是我得自己去理解?”“沒錯,自己思考吧。”立金項目的決策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通常需要經過多輪討論與投票,至少耗時數周。考慮到摩派智能團隊不能長期滯留京都,但又必須有人駐扎于此以便及時溝通協調。我決定留下程東負責在京都的事務,而其他成員則返回余州,必要時再返回京都。至于我開始了頻繁往返兩地的生活。早上,我身著白T恤在京都與張書勝悠然享用早餐。夜幕降臨,我換上一身得體的裝扮,在余州與客戶共進晚餐,談笑自若,輕松應對。第二天,我又現身京都某酒店,與程東商討要務。“立金這次招標很緊迫,下下周就得提交標書了。”程東遞給我一張A4紙:“這是關于信達的報價及產品、服務體系的情報,非常精準。”我接過文件,細細閱讀后問道:“你是怎么得到的?”程東臉上洋溢著自豪:“我和立金的員工都很熟絡。從經理到普通員工,甚至清潔阿姨和送貨師傅。那天,清潔阿姨剛從老總的辦公室倒完垃圾,我們在門口聊了幾句,突然她家里有人來找她,她匆忙離開。我趁機檢查了垃圾袋,帶回了一些撕碎的紙片......幸好沒用碎紙機,否則我拼不出來。”我微笑道:“這真像是特工電影里的橋段。”程東得意地說:“沒錯,不會當特工的間諜不是合格的銷售員。”我贊許:“干得好,要是能了解飛訊的動向就更完美了。”程東接著說:“我在立金混得如魚得水,幾乎成了他們的編外員工。奇怪的是,在這里轉來轉去總會遇到其他公司的銷售人員。比如信達和其他幾家公司,大家見面還會互相打個招呼。可是,我一次也沒見到過飛訊的人。”“我還特意問過立金那邊的人,他們也說沒見過飛訊的代表。你說這多怪,所有競爭對手都在積極接觸客戶,哪有像飛訊這樣對客戶愛答不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