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不是!”我立刻回應,“我也有同樣的想法,我希望你也是認真的。”張書勝仔細觀察我的神情,發現我是真心實意的。“我是認真的,我想成為一個杰出的人物,讓爺爺和媽媽為我感到驕傲。我知道爺爺一直有著宏大的抱負,不僅僅是為了財富。只是年齡限制了他的雄心壯志。”他身體前傾,滿懷激情地對我說:“我要證明給爺爺看,我沒有辜負他的期望。我能成就一番事業,完成他未竟的夢想,顧源,我相信咱倆可以創造出驚人的成就。不只是賺很多錢,而是用這些資源去做一些能夠真正改變世界的事情。我們的摩派智能一定能成為引領科技潮流的企業。”他信誓旦旦地講完這番豪言壯語,氣勢如虹,但沒過兩分鐘就泄了氣。又恢復到了平日里的紈绔模樣:“夢想得有,飯也得吃。現在的問題是,怎么才能見到胡老板?你想到辦法了嗎?”胡遠齊,42歲,立金集團的總裁,在家中排行第二。他的哥哥胡一俊比他年長6歲,擔任著立金集團董事長和融智資本董事長的位置。還是一位著名的天使投資人。我與張書勝打算拜訪的是胡遠齊。胡遠齊偏好跟熟人打交道,對于沒有引薦的陌生人,他通常不太信任。由于胡遠齊曾是楊阿姨父親的得意弟子,因此與楊家關系密切。正是通過這種私人聯系,楊阿姨得知他們計劃更換供應商的消息。盡管可以通過楊阿姨引薦,但張書勝不愿意這樣做,因為擔心在追求趙玉的過程中顯得無能。還得依靠女性的關系網,這會讓他在趙玉面前失分。于是,我們借助張家的人脈找到了另一條引薦之路,雖然這條線遠了一些,但總好過毫無門路。我對自家產品滿是信心,只是害怕得不到直接對話的機會。如果被轉交給某個下屬部門處理,事情就會變得復雜起來。最后可能淪為價格競爭,一番努力后仍可能一無所獲。我們不想也不需要靠低價取勝,因為我們并沒有價格優勢。然而,我們迫切需要這筆生意,最理想的情況是胡遠齊能夠親自拍板。或者給予一個明確的傾向性指示,這樣我們的機會就會大大增加。展會第一天上午,我、張書勝跟著引薦人前往立金展位見胡遠齊,后者將在十點鐘抵達。立金在中央展廳擁有一個大型展臺,展示了一系列智能設備。從手機到VR眼鏡應有盡有,突出了智能家居的理念。胡遠齊準時出現,現場氣氛熱烈,他的心情顯然不錯。“趁這個時機去吧。”正當引薦人徐總準備帶我張書勝上前時,卻被人搶先一步。“齊總,這位是信達公司的汪總。”為了區分兩位胡老板,公司內部習慣稱呼胡遠齊為齊總,而胡一俊則被稱為俊總。那位搶了先機的總經理帶來了個胖乎乎的人物,看起來頗具份量。嚴肅起來的樣子甚至比胡遠齊更像老板。不過此時他滿臉堆笑,反而破壞了原本莊重的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