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會把種子放在一個山洞里,等來年開春后,你找個借口運下來,下發給邊關百姓,除了小麥種還有一些玉米種,紅薯等等,我能做的也只有這些了,剩下的事情還需要你來安排,辛苦你了。”
和韓嗣澄交待清楚后,梨花就和韓嗣澄出來了。
韓嗣澄依舊覺得神奇,覺得不可思議,但他對此守口如瓶。
把事情都安排好后,梨花和榮哥兒再次踏上回家的路。
一個多月的路因為天氣原因,他們走了一個半月,到家時,已經是春節邊了。
小陳氏看見梨花回來,高興得把她抱起來,把她給她買的新年棉服拿出來讓她趕緊試試。
“榮哥兒,你還愣著干甚,你也有新衣服,趕緊一起試試。”小陳氏推著梨花和榮哥兒,就給他們試衣服。
梨花瞧著小陳氏和大家伙兒熱情的模樣,心里卻升起了一絲愧疚。
“爹,娘,奶,我對不起你們的信任,我這次去,糧食沒賣幾個錢。”
小陳氏立馬阻止道:
“你瞎說什么,我們都知道,你和榮哥兒把糧食捐給邊關將士了,聽說還是你們親自送去的是不?這有什么可對不起的,這是我們家的驕傲,你們是我們家的驕傲。”
小陳氏說著就哭了,看著梨花和榮哥兒平安回來,她懸著的心總算是放下了,這段時間她每天都在祈禱,希望梨花和榮哥兒能夠平安回來。
雖然他們都瘦了點,黑了點,但好在是平安回來了。
“行了,娃回來了你哭做甚,這逢年過節的,哭了晦氣。”許福生粗暴給小陳氏擦掉眼淚,他自己的眼眶也通紅。
大陳氏站在旁邊,欲言又止。
梨花從小陳氏懷里出來,去包袱里面拿了兩封信出來:
“大伯母,這是山哥兒和川哥兒讓我帶回來的信,還有這個,這是他的留下來的銀子,讓我帶給你們。”
梨花知道大陳氏擔心山哥兒和川哥兒,就主動說了。
大陳氏頓時熱淚盈眶的,算起來她都有三年沒有見過她的兩個兒子了,算起來他們也都到了娶親的年紀了。
可現在他們卻還在戰場生死未卜。
人都是自私的,都希望自個兒兒子能好好的。
大陳氏接信的手都是顫抖的,她沉默許久才問道:
“他們兩個在哪邊還好嗎?”
梨花輕輕拍著大陳氏的手,安慰道:
“好,好得很,還立了功呢,說不定過幾年就升官了。”
“你別擔心他們了。”
大陳氏才松了一口氣:
“升不升官不重要,能平安回來就行。”
這是一個母親對孩子最好的祝愿。
和大人們寒暄過后,就輪到幾個兄弟姐妹了,比起大人們的傷感,孩子們對梨花此行更多的是激動和崇拜還有羨慕。
“梨花,你當時為什么決定要免費把糧食送給邊關的將士們,還要自己送去,這決定旁的人可輕易做不到。”
梨花瞧著夏姐兒這模樣,倒也沒笑,她心里也沒有多大的起伏,就覺得是一件很尋常的事情。
但事后細細想起來,她的膽子確實大。
縱然她熟悉韓嗣澄,可她對韓嗣源和韓震并不熟悉,當時做了這么大個決定,她心里竟然一點掙扎都沒有,想了就去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