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姐兒和春姐兒也趕緊上前去詢問梨花怎么回事。
“梨花,你是在為陽姐兒抱不平?”
春姐兒試探性問道,上次見梨花這樣沖動還是她被牛銀搶走的時候。
梨花卻看著春姐兒,長嘆一口氣:
“是也不是!”
她是在為天下女子不公。
這天底下,有幾個女子能像許家女這樣,得到公平與尊重,大多數(shù)都是不被選擇的那個,大多都和陽姐兒一樣,成為扶持家中男子的物品。
陽姐兒運氣算是好的,至少她父母裝也裝得像,大多數(shù)都是像張氏對待她一般,只希望將她養(yǎng)大,再賣個好價錢。
春姐兒大概是讀懂了梨花眼里的無奈,所以緊緊握著她的手,沒有說話。
要想改變世間對女子的偏見,要付出很多很多的努力。
女子是不被允許做生意的,梨花是個例外,大多數(shù)家庭都不會讓女子出面做生意,會覺得丟了家族的面子。
回到家后,小陳氏瞧見梨花額頭上的傷,心疼得不行,趕緊找藥給她放在傷口上。
她一邊給梨花上藥,一邊咒罵道:
“牛家這些天殺的,我改天得去找張氏好好聊聊,她怎么教育兒子的,這樣欺負人。”
“娘,你先別生氣,那牛金寶被秋姐兒和春姐兒揍得臉都腫了,想來他會安分好長一段時間的。”
梨花安慰著小陳氏,小陳,這才心平氣和道:
“梨花,我把你帶到身邊養(yǎng)著,目的就是不希望你再被她們欺負,可你都已經(jīng)離開她們家了,她們還不放過你,說來也是娘沒本事,娘若是再厲害點,她也不敢讓自己兒子總欺負你。”
小陳氏越說越覺得愧疚,她一直覺得虧欠梨花。
往好了說,是她收養(yǎng)了梨花,救了她一命,可她們一家人都知道,是因為梨花來到她家后,她們的日子才好過起來的,以前都過得緊巴巴的。
家里孩子沒一個能去學(xué)堂念書的,一年到頭別說吃肉,就是自個兒養(yǎng)的雞下的蛋都舍不得吃,要拿到鎮(zhèn)上去賣了換錢。
梨花對此倒是看得很開:
“娘,你這有什么好愧疚的,人家要做惡,我們攔不住,我們且等著看,幾十年后,她會不會被自個兒寵出來的孩子反噬就對了。”
張氏和牛三寶都極其寵愛牛金寶,不是說寵孩子不對,而是對孩子再寵,也得告訴孩子是非觀,做了錯事就得認罰。
若是一味寵著慣著,只會惹出事端來。
梨花都明白的道理,張氏未必不會明白,只是她身在局中,看不清楚罷了。
在她眼里,她的兒子就是最棒的,最優(yōu)秀的。
小陳,給梨花上好藥后,她又專門去給梨花煮了排骨山藥湯,最近山里的山藥已經(jīng)能挖了,這山藥是她今天和江氏去山里挖回來的。
梨花從未吃過山藥,以前牛三寶也會去山里挖山藥,但吃不到她嘴里,她連口湯都喝不上,越是吃不到的東西就越想吃。
也越愛吃,所以山藥就是她的執(zhí)念。
如今能吃上山藥,她的眼里都是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