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上街吧?”大業朝的中秋,是個很隆重的節日。
這一天,全家團圓不說,京城的每一家店鋪門口都要掛上紅燈籠。
楊月嫵一早就將燈籠掛上了,只等天黑點上燈。
去年中秋晚上,店里幾乎沒人。
大家要么上酒樓賞月,要么在街頭巷尾結伴而行,吃小吃看雜耍。
還有很多貴夫人小姐去附近的相國寺求簽拜佛。
像她這種小店沒人來。
但她不是個喜歡熱鬧的性子,就回道:“到時候再看。”
楊令揚是下午回來的。
趕了三十多里路,風塵仆仆,但精神頭十足。
看到楊月嫵,他伸手一把抱過來:“姐。”
一個月未見,楊月嫵也很想弟弟。
伸手輕撫著他的脊背:“累不累?不累!”楊令揚將她松開,“娘呢?在屋里。”
楊月嫵領著他后院去,“咱娘今日一大早就起來了,眼巴巴的盼著你到現在,中午還給你包了鮮蝦小餛飩。”
楊令揚開心,幾步竄進后院,少年清朗的聲音傳來:“娘,娘,我回來了。”
楊母快步從屋子里出來,一見到兒子眼睛都亮了。
“令揚。
娘。”
母子倆抱作一團。
不過就是一個月而已,卻弄得像是經歷過生離死別。
過了一會兒,三個人一起進了屋。
楊母拉著楊令揚的手不舍得松開,一會兒問這一會兒問那,在母親面前,楊令揚很有耐心,一一回答了母親的問題。
見也問得差不多了,楊月嫵看著楊令揚開了口:“熱水在廚房,你先洗洗,我去前面。”
楊令揚點頭:“我洗完就去幫你。”
不等楊月嫵開口,一旁楊母拉著兒子的手不贊同地出聲:“你好不容易回來一次,就好好歇著,店里也沒什么活,用不著你干。”
楊令揚下意識地看向自已嫡姐。
楊月嫵見他看她,輕輕一笑:“今天中秋,店里沒什么人,你洗完好好陪陪母親,不用去前面了。”
說完,不再看任何人,轉身走了出去。
待她離開后,楊令揚看著身邊的母親,想說什么,卻對上她慈愛的眼神,到了嘴邊的話又咽了下去。
母親總是這樣,偏心到了骨子里。
始終改不了。
中秋晚飯,團圓飯。
一家三口坐在一起,楊月嫵做了六道菜。
軟耙耙的紅燒豬蹄,雙椒仔姜雞,清蒸湖蟹,蝦仁蒸蛋,魚頭湯,涼拌藕片。
楊月嫵又拿出夏天自釀的果子酒,給自已和弟弟一人倒了一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