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    護眼關燈

第495章 (第1頁)

正當陳軒以為一切都在掌控之中時,一個意想不到的消息傳來——許多城池遭遇了嚴重的自然災害,急需援助。

陳軒得知這個消息后,眉頭緊鎖。他知道,這又是一個巨大的考驗。

他放下手中的茶杯,眉頭緊鎖:“看來,天不遂人愿啊。”

李大人也是一臉凝重:“陳軒,這不僅是天災,也是對我們的一次考驗。朝中有些人可能會趁機制造輿論,指責我們無能。”

陳軒輕輕一笑:“那就讓我們看看,誰才是真正的為民著想。”

他立即著手組織賑災工作,并派遣使者前往受災地區了解情況。同時,他還邀請了幾位溫和派的大臣共同商議對策。

在朝堂上,張將軍再次發難:“陛下,這等天災,定是因陳軒擔任國防大臣而招致的天譴!”

陳軒不慌不忙地站起身:“張將軍,您這話未免太過牽強。若真有天譴,為何不是在您主張戰爭之時降臨呢?”

此話一出,朝堂上頓時響起一片笑聲。張將軍氣得臉紅脖子粗,卻找不到反駁的理由。

惠帝也開口了:“張將軍,現在不是爭論的時候,而是應該齊心協力幫助受災的百姓。”

陳軒乘勝追擊,提出了具體的賑災方案:“陛下,臣建議調撥國庫中的糧食和銀兩,以確保受災地區的人民能夠得到及時的救助。”

他接著說道:“另外,臣還打算派遣一批官員去災區協助重建工作,并且招募志愿者參與救援。”

此言一出,朝堂上的氣氛為之一變。幾位原本猶豫不決的大臣紛紛表態支持。

其中一位名叫王大人的人士站了出來:“陳大人所言極是,我們應當盡全力幫助受災的百姓。”

陳軒微微一笑:“王大人,您一向以仁愛著稱,這次若是能親自前往災區,必定能夠鼓舞人心。”

王大人欣然應允:“陳大人謬贊了,我愿意領命前往。”

陳軒站在朝堂之上,目光堅定地環視四周。他深知此次天災不僅僅是對國家的考驗,更是對自己執政能力的一次檢驗。

惠帝問道:“陳軒,你有何良策?”

陳軒深吸一口氣,準備將自己的想法和盤托出:“陛下,臣認為,我們應當采取一種更為高效的方式來應對這場災難。”

惠帝點頭示意,陳軒繼續說道:“首先,我們可以利用水路運輸糧食,這樣既能加快速度又能降低成本。其次,我們可以通過發放種子和耕牛來鼓勵災民自給自足。”

此言一出,朝堂上一片嘩然。幾位保守派的大臣立刻站出來反對:“陳軒,你這是異想天開!水路運輸風險太大,而且發放耕牛豈不是白白浪費國庫銀兩?”

陳軒微微一笑,從容不迫地回應:“幾位大人,水路運輸固然有風險,但相較于陸路,成本要低得多。至于耕牛,那可是農耕之本,有了耕牛,災民才能更快恢復生產。”

趙大人也站了出來:“陳軒,你這是要我們把銀兩扔進水里嗎?

『點此報錯』『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