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總監卻面露難色:
“可是錢到位了也不一定能做出來啊,因為材料根本就不行,技術這方面你不先解決,有錢做也做不出的?!?/p>
我拍了拍他的肩膀,安慰道:“別著急,技術的突破從來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你急也沒有你?!?/p>
“你不就是擔心找不到合適的材料嗎?我這就安排人去找更多的供應商,看看有沒有合適的?!?/p>
“你也繼續帶領技術團隊繼續尋找新型材料,同時可以考慮與高?;蜓芯繖C構合作,借助外部力量突破技術瓶頸?!?/p>
市場部經理一攤手,“那我這邊該怎么辦?”
我頓了頓,繼續說道:“很簡單,你立刻組織團隊根據合作方的新要求調整策略,同時加強與客戶的溝通,確保我們的調整方向準確無誤?!?/p>
“另外,加強對競爭對手的監控,密切關注競爭對手的動態,確保我們在競爭中保持領先?!?/p>
找到了解決問題的方向,接下來要做的就是帶領團隊一步步向前推進。
連續幾個深夜,辦公室里燈火通明。
我和團隊成員們緊鎖眉頭,討論著各種解決方案。
而我,隨著項目的推進,每一步都似乎伴隨著新的絆腳石和未曾預料的障礙,我愈發感到心力交瘁。
這些問題如同雨后春筍般涌現,這也讓我的心中漸漸籠上了一層疑云。
辦公室內,鍵盤敲擊聲與偶爾傳來的急促電話交談交織成一片緊張的旋律。
而我,作為項目的負責人,正被這股無形的壓力緊緊包裹。
隨著出現的問題越來越多,在這重重困難之中,一個念頭不經意間在我腦海中浮現:
是否有人在背后從中作梗,企圖阻撓項目的順利進行?
我的腦海里立刻冒出了不少可疑的人選。
在眾多可疑的身影中,李敏然的形象尤為突出。
或者說,我第一個懷疑的人就是她。
因為不論我做什么事情,她都會來摻一腳,甚至故意制造障礙,然后把事情攪亂。
那么這次,我是否也應該將她納入懷疑之列?
我暗自嘀咕,心中充滿了不解。
但隨即,一股理智的力量又將我拉回現實。
李敏然雖然強硬,但她真的會為了私人恩怨,就貿然去觸碰我與祝天鴻一起合作的項目嗎?
因為祝天鴻對交到我手上的這個項目是非??粗氐?,而李敏然又是否會真的因為我,而有膽子敢去干涉祝天鴻的這個項目?
最終,我決定直面問題,親自向李敏然求證。
帶著這樣的疑慮,我一邊處理項目的問題,一邊直接撥通了李敏然的電話。
鈴聲響了幾聲后,手機那頭傳來了她一貫冷漠的聲音:
“找我干嘛?有事快說,我忙著呢?!?/p>
她的聲音里沒有絲毫的溫度,對我滿是不耐煩。
我盡量讓自己的語氣保持平和,盡管內心的情緒已經波濤洶涌:
“李敏然,關于我的項目最近遇到的一系列問題,我想問問你,你是不是有參與其中?或者說,你是不是知道些什么內情?”
我的話語中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試探。
然而,我的詢問似乎觸動了她的逆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