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洲百姓,蜂擁逃亡最近的瀘州,逃掉的算走運,沒有逃走或者對大乾有迷之自信的,皆被屠戮一空。
北戎騎兵一路南下,沿途村莊城鎮(zhèn),皆化為火海。
百姓死傷無數(shù),制造了無數(shù)個慘案。
鎮(zhèn)南王有樣學樣,象征性的抵擋了一下。
南方丟失了滇州,緬州兩州。
南蠻帝國的行徑比北戎有過之而無不及。
南蠻騎兵較少,但是步兵也是喪心病狂,制造了一個又一個的屠村事件。
西方一些小王國,胡國,羌國,狄國,等。
一首是觀望狀態(tài),雖沒有昭告拒絕稱臣,但是也有一年多沒有納貢了,其意不言而喻。
幽帝遇到這樣的情況,更加依賴鎮(zhèn)北王等一眾讒臣。
先是同意南蠻和北戎的拒絕稱臣,以平等邦國論交。
同意冀州,云州,燕州三州永久劃為北戎帝國,平等論交,并退歷年納貢,折金幣十萬枚,簽署停戰(zhàn)協(xié)議互不侵犯。
同意緬州,滇州兩州永久劃為南蠻帝國,平等論交,退歷年納貢折金幣八萬枚,簽署停戰(zhàn)協(xié)議互不侵犯。
幽帝繼位三年,丟失五洲,占大乾國土三分之一。
李祖,文帝,暢帝,傾盡畢生所創(chuàng)造的局面。
被幽帝幾年就給嚯嚯的七七八八了。
不可為不該死。
在這樣的環(huán)境之下,鎮(zhèn)北王聯(lián)合一群大臣向幽帝上書,提出要開啟新一輪的派封制度。
這是文帝推行的治國安邦策略。
該策略的核心思想是指定一塊沒有國家或部族占領的地方,讓你去那里受封,管理好你的封地,并按時繳納供奉給朝廷。
在文帝時期,由于軍力強大、國富民強,即便是將封地設置在北戎南蠻帝國旁邊的爭議地區(qū)或分界線附近,也不會存在安全問題。
因為大乾帝國的威嚴無可撼動,敵人當然不敢輕易產(chǎn)生摩擦。
所謂的派封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