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    護眼關燈

第239章 (第1頁)

王謙聽到胡院士說到這里,當即就是一懵。

不會吧......胡院士借鑒的居然是自己高考時寫的作文?

不過還別說,剛才胡院士提到的未來趨勢中,似乎......和自己作文中所描寫的還真就差不多。有提到移動通訊、也有提到高鐵和互聯網,還有網上購物等等!

這些事情對于他這個從未來重生回來的掛壁來說,當然是隨口就能說出來。但是對于一位1989年的人來說,真能預測得這么準,簡直堪稱奇跡了!

是的,王謙當初寫的這篇作文得到了滿分。

只是很可惜,因為王謙整體的高考成績并不出色,并且這個時候也沒有互聯網、自媒體這些宣傳的渠道,所以王謙這篇高考作文也根本沒漾起什么水花,他還是頭一次聽人提起他這篇作文呢!

果然,胡院士說到這里微微頓了一下,然后又滿臉笑容地說道:“尤其讓我感到高興的是,這篇作文的作者今天也到了現場,并且還是一個入圍科技創新獎的項目負責人!”

胡院士這話一出口,整個兒會場頓時發出一陣“嗡嗡”的議論聲,大家都在向著周圍的熟人打聽胡院士說的這人到底是誰。

不過倒是也沒有人會猜到王謙的頭上去,因為在場的這些科研人員基本上都讀過大學,只有少數一些因為特殊的歷史時期沒有參加過高考,自然沒人會想到胡院士所說的這個人竟然是去年才參加高考的大學生。

只有方知行猜到了一些,有些詫異地看向一旁的王謙。

他調查過王謙的高考成績,因此也知道王謙的高考總成績雖然有些拉胯,但是物理、英語和語文這三門成績還是不錯的,尤其作文更是得了滿分。

只是他一個物理學家,自然也不會關注一個考生的作文寫的是什么東西,最多也只是見到王謙的作文居然得了滿分而稍稍驚訝一下而已。

胡院長也沒有繼續賣關子,看到場中眾人一片驚訝和好奇的樣子微微一笑,接著便從旁邊的工作人員手里接過一個紅色燙金的榮譽證書,舉在空中晃動了一下后說道:“今天,我也有幸成為這場頒獎典禮的頒獎嘉賓之一。下面,就有請這篇高考作文的作者......同時也是榮獲1988年度科技創新獎的獲獎項目負責人、龍興科技研究所的所長、京科大物理系的大一新生王謙上臺領獎!”

“轟——”

隨著胡院長這番話,現場頓時炸鍋了!剛才他們在聽說這篇作文的作者是今天在場的一位項目負責人時,還只是有些好奇,因此互相小聲打聽而已。但現在一聽說這人居然還是京科大的大一新生時,卻是都不約而同地大聲驚呼了起來。

他們甚至懷疑胡院士是不是說錯了,怎么可能是京大物理系的大一新生?不應該是京大物理系的教授嗎?

一個大一新生,哪有能力主導一個科研項目?并且......還獲獎了!這讓他們這些在科研工作中耗費了大半生的人,哪里還有臉見人!

『點此報錯』『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