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中,雖然忙碌辛苦,但卻充滿了希望和期待。
日子一天天過去,清瀾月的胭脂鋪和成衣鋪子生意愈發紅火。
桃花滿園胭脂的名聲傳遍了整個京城,甚至有外地的富商特意派人前來采購。
而試妝閣也成為了貴女們茶余飯后,休閑娛樂的場所之一,同時還帶動了成衣鋪子的銷量節節攀升。
但清瀾月并未滿足于此,她又推出了一系列配套的香粉和口脂,進一步豐富了鋪子的產品。
同時,她還與一些關系好的姐妹商議,讓她們在姐妹們的日常聚會中展示自家的服飾和胭脂,如此機會,姐妹們也非常樂意幫忙,漸漸的擴大了胭脂鋪的影響力。
二哥清喬明的茶樂坊也成為了文人墨客們的聚集地。
梅影寒軒里,詩人們吟詩作對;翠竹清風中,雅士們暢談天下事;幽蘭雅韻間,琴藝公子們彈奏著動人的琴音;菊夢滿園中,丹青妙手們揮毫潑墨。
文房西寶的鋪子更是聲名遠揚,那些珍貴的宣紙、湖筆、徽墨和歙硯吸引了眾多收藏家和書畫愛好者。
書法比賽和繪畫展覽的規模越來越大,不僅有本地的才子佳人參與,還吸引了來自全國各地的高手前來參賽。
清家兄妹的成功引起了其他商家的嫉妒和效仿,但清瀾月和清喬明憑借著他們的聰明才智和鋪子里優質的服務,始終保持著領先地位。
然而,隨著生意的擴張,新的問題也接踵而至。
胭脂鋪的香料供應出現了一些短缺,成衣鋪子的裁縫師傅們年齡大了做服裝的速度也逐漸跟不上購買的人,茶樂坊的包廂不夠,許多公子只好另去他處,無端損失了一些客人,文房西寶鋪子的珍貴貨品竟然在運輸途中遭遇了意外損失。
面對這些困難,清瀾月和清喬明沒有退縮。
他們西處奔波,尋找新的香料供應商,招募更多的裁縫師傅,派人將茶樂坊鋪子后面街上與茶樂坊挨著的鋪子買下打通,在鋪子里新增了碧云天、清風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