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候的電影院沒那么多放映廳,基本上就是一個大劇場。劇場分上下兩層,一場電影可以讓幾百、甚至是上千人一起觀看。
徐凡買的是二樓第三排的座位,算是一個還算比較好的觀影位置。
兩人隨著檢票入場的人群上二樓找到自己的座位時,就見劇場里面已經坐了差不多七成人。并且還有更多的人在不停地涌入,如果不出意外,這一場多半也能滿員。
看到這熱鬧的場面王謙心中大定,這才是電影上映的第一天,大多數影院只給《大撒把》排了三到五場的樣子。
畢竟同期、或者是早幾天上映的電影還有幾部,而現在一個電影院只有一塊熒幕,不可能全天的場次都排給一部電影。
好在這時候國內電影的產量也很低,很少會出現那種好幾部電影同時上映、神仙打架的場面。
一般第一天首映的電影,都會至少排個兩三場,如果是受到上面重視的則可能多排個兩場的樣子。
接著,影院方面就會按照前一天的上座率來確定之后的排片場次。
如果是那種沒幾個人看的,可能也就每天排上一場、還是那種時間不太好的場次,剩下的時間都要騰給熱映的影片。
毫無疑問,《大撒把》今天連續(xù)幾場爆滿,絕對算是熱映的影片,不出意外的話明天的排片場次肯定會增加。
其實大撒把拍得雖然還不錯,演員演技也在線,但畢竟是小成本制作,真算不上是有多驚艷。這樣的片子,如果沒有怎么宣傳、并且還不是在春節(jié)檔上映的話,那估計幾百萬的票房就頂天了。
但是這年頭一般電影的宣傳真的是不敢恭維,無非也就是在影院的門口畫個宣傳海報(現在的電影海報都是印刷的,以前卻是美工手工繪畫出來的),另外就是在電影雜志上宣傳一下也就差不多了。可是王謙卻是首創(chuàng)了在電視上面為電影打廣告,并且之前十天直接砸下了將近一百萬的廣告費。
更離譜的還是那首電影宣傳曲,每天都至少會在羊視的音樂節(jié)目中播放一次,這時候還沒有那么多衛(wèi)星電視臺,羊視的收視率相當高,基本只要是家里有電視的人,就沒有不知道《大撒把》這部電影在春節(jié)期間上映的。
這個宣傳效果那是相當的恐怖,因此才能造成電影上映第一天,幾乎場場爆滿的效果。
兩人在自己的座位坐下后不久,場內的燈光就熄滅下來,然后一樓下方碩大的屏幕上就開始亮了起來。
王謙很認真地看著電影,感覺這畫質比他前世記憶中好了不少,看樣馮大剛在資金充足的情況下,在后期將畫面都仔細地精修過。
至于劇情什么的,則和王謙記憶中的差不了太多,但是感覺畫面的美感要比前世那一版更勝一籌。
看樣子馮大剛這個做美工出身的導演,在對畫面的處理方面還是有一些優(yōu)勢的。
就在王謙看得正來勁時,忽然聽到前面?zhèn)鱽硪魂嚦吵橙氯碌穆曇簟?/p>
這聲音已經嚴重影響到周圍的人看電影,于是大家紛紛將不善的目光投向吵嚷的那兩人。
王謙離得比較近,聽了幾句后就大概明白是怎么回事了。
原來......前邊這一對看電影的是一對夫妻,那個妻子剛剛辦下簽證,打算等過完年就出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