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氏見狀,就也停下腳步,把小糯寶的手往袖子里掖了掖,跟著一起等流民了。小糯寶雖然困勁上來了,但一點都不鬧騰,打了個哈欠后,便摟住娘的肩頭乖乖趴好。很快,牛車停穩了,兩名官差先后走了下來。他們清點出十九個人,在一冊名單上挨個摁完手印,便指給了村長。“這些就是你們村的了,都已入了咱云城籍,以后由你們村管著,多照顧著些。”村長不咋識字,拉著張秀才看了眼冊子。這時,張秀才眼尖,發現其中一戶被涂抹過,又在旁邊另起了名字,像是有過替換。另外人數也有不對。原先不是說好二十一人,怎么現下只有十九,這就少了兩個。張秀才正想問問。不過這會兒,官差已經收回冊子,又交代了幾句不緊要的,就趕起車來,急著奔向下一個村子。他們一走,村長這便招呼大伙,快過來認一認新人。“都是一個村的,你們叫啥名字我們得知道,以后也好有個稱呼啊。”新來的五戶里,就沒一個男丁,全是婦孺和老人,大冷天還穿著單衣。鄉親們早就好奇極了,這時都擠上了前,目光打量了過去。只見其中三家是帶著孩子的。男孩們要大一些,但最年長的也不過八九歲的光景,唯一一個丫頭只有三歲多,不知餓了還是冷了,一直哭啼不休。“嗐,咋沒個男人,我本想著村里添新,要是有合適的,能招個給菊嬌倒插門呢。”劉婆子踮腳看了圈,不由聳了聳肩。張秀才倒是高興搓手,“不過可有好幾個孩子,看來我那學堂,又能多幾個小新苗了!”他們閑嘮開了,流民們卻站在原地沒挪窩,凍得骨頭都抖到作響。等一一報上姓名后,村長握著煙鍋子,愁得搖了頭。“這幾家都沒青壯男人,以后種地可咋辦。”他嘆口氣,又擺擺手道,“這里是風口,快別在這兒杵著了,瞧給孩子們冷的。村里已經給你們騰出了幾間屋子,都先過去安頓,柴和米面也有,至于我們這些鄉親們,先不多說,你們以后慢慢就認識了。”屋子?米面?一聽有現成的東西,五戶人家都愣了下,這就卸下了戒心,忍不住哭出了聲。“咱們、咱們是遇上好人了啊!”“竟把住的地兒都給我們弄了。”“村長您是不知,方才先路過了別的村子,俺們看過去的同鄉們受了冷眼不說,還被訓得像狗一樣,心里可不是滋味兒了。”他們的眼淚不停砸在地上。畢竟作為外來人,初來乍到,難免有種寄人籬下的感覺。鄉親們也很是同情,拍拍他們的肩膀。等抹完淚后,這五家又感動得不知再怎么說,就想跪下道謝。村長心里一咯噔,趕忙挨個扶起,“以后就是鄉親了,可不許這么外道,這點小事不至于。還有你們別怕,我們村人心眼都好使,肯定不干那排外的事。”“就是啊,前陣子你們在城里,吃的救濟粥還是我們村姜家給的呢,只要以后好好處著,誰也不會欺負了你們去。”楊田梅和婦人們,都站出來勸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