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    護眼關燈

第275章 (第1頁)

劉大梅說道:“晚上回來吃飯。”

“不一定了,天黑之前要是不回來,就不用等我了,我明天一早就走,我不放心巧慧和孩子。”

女婿時時刻刻以媳婦孩子為先,劉大梅高興還來不及。

“早點回去好,天寒地凍的,巧慧有身子也不方便。”

秦時去了村里的代銷點,買了兩刀燒紙,又買了兩瓶酒幾包點心。

村里頭的年長者,都是看著秦時長大的,自然也熟絡。

“秦時,回來看你爹呀?”

“是啊,也給我媽上墳。”

“你爹不在家,在幫寡婦粉刷墻,是不是要有好事了?”

秦時沒說話,只做了一個表情:你猜。

好事與否,與他無關,他對秦遠山只有特定年份五十塊錢的責任。

秦時回到家,用鑰匙打開門,先把燒紙放下,把桌子擦干凈。

紙錢要用錢鑿子打印,據說打上印子燒給那邊才好使。

秦時打的很認真,密密麻麻的不留一點白,再折疊成長紙條,收到一起,放進籃子里。

時間尚早,秦時手提著兩瓶酒和幾包點心,腳步沉穩地去了三爺爺家。

三爺爺家坐落在村東頭,幾間茅草房在夕陽下顯得格外寧靜而古樸,有年頭的老房子了。

門前的老槐樹下,一只老貓慵懶地瞇著眼,看見有人來了,屁股都不帶挪窩的。

秦時拍了拍門,門軸轉動的聲音在靜謐的空氣中顯得格外清晰,不多時,門吱呀一聲開了,露出三奶奶那慈祥而滄桑的臉龐。

“哎呦,是秦時啊,老頭子,老頭子,秦時來了。”

“聽見了,聽見了,我又不聾。”

見到秦時,三爺爺是高興的,高興的像個孩子一樣,連忙將他迎進屋內。

屋內陳設簡樸,卻收拾得井井有條,炊煙裊裊,一股淡淡的大饅頭香味彌漫在空氣中。

秦時將手中的酒和點心放在桌上,與三爺爺面對面坐下。三奶奶正在蒸大餑餑,拿起一個,一分為二,遞給秦時。

“我丈母娘和大舅哥都回來了,我在那邊吃過飯了。”

“再嘗嘗,就是剛蒸出來的喧乎,好吃。”

過年才蒸一次白面多玉米面少的(有的人家是地瓜粉)。

秦時就嘗了那半個,挺暄乎的確實有香味。

三爺爺看著酒和點頭,說道:“你掙點錢也不容易,三爺爺能吃能睡也能吃飽,不用你掛念。拿回去孝順你爹行了。”

“我和他有約定,他不用我養老。”

三爺爺皺了下眉頭,“他雖然不是你的親爹,沒養過你,但是......”

秦時就把秦牧利用他媳婦,害囡囡娘倆的事原原本本地說給三爺爺聽。

“這個畜牲,打小就不是好鳥,我的眼光沒看錯,跟他那個親娘是一樣一樣的。”

三爺爺聽后,氣的破口大罵,眉頭緊鎖,眼神中閃過一抹憤怒與痛心。

“秦牧本來要判好幾年的,秦遠山找到我,告訴我不是他親兒子,要我報恩,放過秦牧。

我答應了放過秦牧可以,就當我報恩了,從今往后我和他一點關系都沒有,養老不用我,六十七十八十,我給五十塊錢。

『點此報錯』『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