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好,很有魄力。”司南喝了一口咖啡,想必味道不太好,他的表情有些古怪,只是良好的教養(yǎng)讓他并沒有做出過多的表情。
“上次和你說投資的事情還記得嗎?”司南將咖啡放到桌上,坐到沙發(fā)上翹起了二郎腿,他只是斜斜的坐著,卻讓我有種莫名的壓力。后來我知道,他一直是在商場打拼,自然身上會有一種壓迫感。只是從前,他從來沒有對我展示出來這一面。
“我的團隊已經給我最終測試的結果了。”
聊起這個,我感覺我們雙方的關系不是朋友,而是兩個商業(yè)合作伙伴,為了自己各自公司的利益必須力爭。
“怎么樣?”我并沒有先給出我的底牌,更想聽聽他們專業(yè)公司的測算。
“給出兩個方案,第一個投資三個億,只占股百分之五,第二個方案投資十個億,占股百分之十二。”司南緩緩地說出這幾句話:“這是結合你們最新接的幾個項目做出的決定,這兩個方案都已經獲得我們董事會的批準。”
看似司南十分公正的給出團隊評價,其實我和他心里最清楚,張總的項目雖然給了我們做,只可惜我們已經得罪了司南的媽媽,以后必定會更加艱難。
他在這個時候重提投資的事情,是給我和我的公司一條活路。
“我的時間不多,如果沈總決定好了,就要告訴我,我的那個公司,流程化太復雜。”
他越催促我就越明白是怎么一回事,必須趕在這批項目結束之前。
如果在張總項目結束以后,我們本應該在結束這些項目是更上一個臺階,卻發(fā)現(xiàn)沒有行內的人合作,一猜就能猜到怎么回事。
“第一個方案吧。”
司南眉眼彎了,身上的壓迫感頓時沒有了,像一個孩童似的天真活潑:“我也比較建議這種,畢竟公司是你的,別人占有太大的股份,后來會影響你的管理。”
司南沒有直接和我說他的好意,是因為他還想繼續(xù)幫助我。
可我接受了。
我不認為,司母將我在這個行業(yè)封殺了,我就一點出路都沒有嗎?
“你們公司最近忙不忙?”
司南雙手放在腿上,不經意的回答:“還行,最近準備團建,所以還算輕松。”
我再一次感嘆大公司的福利好,可透過玻璃看見我們的員工正在馬不停蹄的工作。
我有些心疼。
“你該不會是想團建?”司南眼睛亮亮的:“你這個人好像就見不得別人受委屈似的,一想到你的員工還在這里干活,我的員工已經出去游玩,總覺得虧待了。”
他說的非常好,這就是我的心態(tài)。
“你們公司去哪兒了?”
“馬來西亞。”
這個地方好像現(xiàn)在的我不一定能夠去得起。
“我退而求其次,三亞吧。”
出國一趟現(xiàn)在不是我這個公司能夠承受起的。
不只是為了犒勞員工,也有一部分是因為張總的項目結束以后,必然會有一段時間的空谷期,正好出去游玩,在我找到新項目之前,還算有個合適的說法。
“你去過嗎?”
我搖搖頭:“沒有。”
司南笑著附和我:“巧了,我也沒有去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