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敖伯玉打算自己就是不看,不去想,然而那些經文偏偏就看入眼中,印在腦海,忘都忘不掉。
敖伯玉心神逐漸沉入那《三十二相經》中。
也不知過了多久,再次睜眼,周遭的商隊己沒了蹤影,只有伊存原地盤坐。
見敖伯玉醒來,伊存也睜開眼問道:“七日時間,《三十二相經》你悟到了幾相?”
敖伯玉細細回想,慢慢回味浮屠經中悟出的《三十二相經》,只覺的好像腦海中有了三副自己的面孔,分別是手掌寶塔,嘴漏尖牙怒相。
雙手控斧鉞的惡相。
依手而眠的睡相。
只是三相十分虛幻,仿佛一陣清風就能吹散。
此法卻不是修行真法,而是凝練神魂之術。
三相在腦海中,整個人都精神了不少,盤坐了一晚,身體也沒有絲毫不適,反而前所未有的舒暢,同時感受到三個人相正在慢慢吸取一絲絲的炁。
雖微乎其微,但仍能感覺到。
原本以為自己要被強行收服,訓做坐騎之類的,然而這些都沒有發生,《三十二相經》沒有影響自己的思維,反倒是有凝練三魂之效用,讓自己神清氣爽。
“回大師的話,晚輩蠢笨,只記得了三相,分別是怒相、惡相、睡相?!?/p>
“倒也不差,看來你修行之路或多有生殺之劫,若隨貧僧修行,或可避之?!?/p>
伊存說道。
“能得大師賞識,是晚輩榮幸,只是晚輩自小就入了龍宮名冊,今后也得分于各江河辦差,未得父王準許,不敢私自改換門庭?!?/p>
敖伯玉連忙說道。
伊存聽后也沒多說什么,只是嘆道:“惜也?!?/p>
見伊存并未強行收人,敖伯玉也寬心了不少,問道:“大師,我這算是佛門修行入門了嗎?
可有道儀之境界了嗎?”
“非也,佛道修行不同,佛修第一層境界喚作‘五停心’,而非‘道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