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說著,便指揮手下的人在屋子里翻箱倒柜,將僅有的一點破舊家具都搬了出去。
農戶的女主人在一旁哭泣,他們的孩子躲在角落里,嚇得瑟瑟發抖。
在小城的集市上,往日的熱鬧早己不復存在。
如今只有幾個攤販還在勉強支撐,他們的貨物也寥寥無幾。
一個賣陶器的攤主看著空空如也的攤位,無奈地嘆氣:“這賦稅一加重,誰還有錢來買東西啊?
大家都在為生計發愁,我這生意也做不下去了。”
旁邊賣糧食的老人則滿臉憂慮:“糧食都被稅吏搶走了,接下來怕是要鬧饑荒了。”
城里有一位年輕的書生,名叫子軒,他看到百姓們的苦難,心中充滿了憤怒和同情。
他決定去找城主,希望城主能夠向上反映百姓的疾苦,減輕賦稅。
子軒來到城主府,向城主慷慨陳詞:“大人,您看看如今城里的百姓,都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
賦稅如此之重,大家都快活不下去了。
我們邊境小城本就艱難,若再這樣下去,必將人心惶惶,后果不堪設想啊!”
城主卻無奈地搖搖頭:“我又何嘗不知百姓之苦,可是這是朝廷的命令,我也無能為力啊。”
子軒不甘心,他又聯合城里的幾位有識之士,一起寫了請愿書,希望能遞到朝廷。
然而,在這偏遠的邊境小城,消息傳遞十分困難,他們的請愿書根本無法送到朝廷高官的手中。
與此同時,邊境的局勢也越發緊張。
由于賦稅過重,許多年輕力壯的男子為了逃避賦稅,紛紛逃離小城。
這使得小城的防衛力量大大減弱,而周邊的一些部落看到商朝邊境小城的空虛,開始蠢蠢欲動。
在一次小規模的沖突中,小城的守軍由于人手不足,被敵人打得節節敗退。
許多百姓在戰亂中流離失所,他們帶著僅有的一點財物,逃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