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在北京當記者,海洋就是記者家的孩子,老二還在省城讀中文系,老三己經公費出國。
白秀琴上午打聽了一下他們的情況,不禁咂舌。
據說海洋奶奶沒有文化,也不識字,自己的三個孩子教育的個頂個的好,以后教育牛牛也可以向老兩口取取經。
看著屋里的情況,海洋奶奶把角落的雜物收拾了一下,打開木箱竟然是一箱子的醫書。
白秀琴不禁問了一句,“姨,這怎么還有醫書呢?”
老兩口相視一眼,海洋奶奶翻著手抄的醫書道,“這是三十年前,海洋爺爺突然對醫學感興趣,便拜了一個名師,名師剛開始沒教什么,丟了幾本醫書讓他自己謄抄。”
“那時候,家里三個孩子,飯都吃不飽,寫字的紙都沒有,更別說讓他謄抄了。”
她摸著紙上的字,若有所思:“你叔也為了爭口氣,從樹上撇的樹枝在地上一筆一劃的寫,白天寫,晚上在月光下寫。”
“就這樣寫啊寫,竟然還真記下來了。”
“后來,名師看他心性不錯,是學醫的好苗子,便把醫書給他留下,又講了不少東西。”
老太太頓了一下,“可惜……可惜名師走的太早。”
海洋爺爺突然接話,“那會學醫很多知識都是口口相傳,并不會寫在紙上。”
“名師也是個道醫,有一天他突然把我叫過去,說自己時日無多,很多東西來不及講只能帶走了,若是有天賦就自己領悟。”
聽了海洋爺爺說的話,白秀琴心里悵然若失,若不是魂穿到這個年代,竟遇不到還有這種奇事。
老兩口看到她這副模樣,忍不住問了一句,“丫頭,你在想什么呢?”
她一恍惚,馬上反應過來,恭恭敬敬的接道:“叔,姨,我有個不情之請,這箱醫書就放在我這里吧。”
“以后閑暇時我也可以看看。”
老兩口眼里充滿了驚喜,“丫頭,你這認識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