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遙遠的七十幾年前,一個平常的晴朗的下午,陽光傾灑在校園里的每一個角落里。
校園里的水泥路筆首地延伸著,路的兩旁,高大的楊樹像忠誠的衛士一般挺立著。
微風輕輕拂過,楊樹的葉子發出沙沙的聲響,仿佛在低語著那個年代的故事。
在教學樓的旁邊,有一座頗為壯觀的大大的煤堆。
它占地近百平方米,高達西五米,宛如一座小山丘。
在那個物質相對匱乏的年代,學校的取暖資源稀缺,這座煤堆便承載著師生們對冬日溫暖的殷切希望。
煤堆大部分是煤面,其間夾雜著大小不一的煤塊,有饅頭般大的,有雞蛋般大的,還有更小的碎塊,它們無序地堆積在一起。
就在這座煤堆大約一米高處,有一個小小的身影,那是一個兩三歲的小姑娘。
她正趴在煤堆上,一雙小腳伸進煤堆里,小手緊緊地抓住煤堆,正努力地一步一步往上攀爬。
可是,煤堆實在是太松軟了,小姑娘每往上爬幾步,就會不由自主地滑了下來。
但她并沒有放棄,每次滑落之后,便又重新開始向上爬。
一會兒爬上去,一會兒又被滑下來,小姑娘的小臉漲得紅紅的,不知是被太陽曬的,還是因為太過用力。
汗珠一顆顆地從她的額頭、鼻尖冒出來,小手沾滿了黑黑的煤面。
只見小姑娘的小手毫不客氣的抓汗,頃刻間,小臉蛋被劃上了一片毫無規律的黑道道,看上去很是滑稽。
小姑娘偶爾會回頭瞧一眼離煤堆一米遠處站著的一男人。
那男人身姿挺拔地站著,雙手背在身后,就像一棵深深扎根于大地的大樹。
他的臉上帶著溫暖的微笑,那笑容如同春日的陽光,柔和而明亮。
歲月在他的臉上刻下了淺淺的紋路,卻絲毫沒有削減他的剛毅。
雙眼深邃明亮,透著慈愛與欣慰。
高挺的鼻梁下,嘴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