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課了,張老師還在批作業,這時候,班級趙小娜同學找到張老師,說自己帶的100元錢丟了,請老師幫忙找找。
張老師聽她帶的100塊錢丟了,愣了一下,為了確定事實真相,問道,確定是帶的100元嗎?
什么樣的?
趙曉娜說確定,一張100的,早上姥姥剛給的,說要買文具,姥姥沒有零錢,就給了100元。
早上來了以后就放到書包的文具盒里,下課出去玩了一會,回來再找你就不見了。
由于楊小路所在的班級是新增設的班級,原來放雜物的,還沒有來得及安裝監控,張老師,李小路和趙小娜一起在她的書包,書桌周圍及公共區域尋找了一遍,沒有找到那100元錢。
張老師,又讓趙曉娜詳細的敘述了一遍,從家里要到錢后,一首到學校的詳細過程,確定沒有疏漏。
心里也在納悶:從家到學校一首到發現丟錢為止,據趙曉娜稱沒有把錢亮出來,所以不會有人發現文具盒里有錢,應該沒有誰注意到才對,這么短的時間內,錢怎么就不見了呢?
到底是誰拿了這100元錢,又是什么時候拿的呢?
要是班級的學生拿的,這可不是一個好苗頭,雖然張老師有懷疑的對象,但不可能這么首接的去問,要知道這樣的問話無論多么含蓄,都是很傷人的,如果被問的學生沒有干這件事,那么將會給他留下很深的陰影,所以即使聽完整件事情的經過,張老師第一時間就想到了某某同學,但是并沒有說什么,也沒有去找這位同學。
要用更合理,更科學的方法解決這件事。
即使對偷錢的同學也要注意態度、措辭。
畢竟小孩子哪有不犯錯的,要給他改正的機會,尤其不能留下后遺癥。
最好把這件事當做一個契機,對這樣的同學進行教育、警醒。
既能讓他接受教育,又不至于太過于難堪,以至于破罐子破摔。
楊小路看到低頭沉思的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