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白晝出現(xiàn)以前的時候,網(wǎng)絡上就己經(jīng)流行過一段時間的末世類小說。
不過主要流行的還是,喪尸危機,核廢土,外神天降一類的災難性末日,而非“白晝”這般難明起因不知如何應對,沒有災難但也讓人漸漸磨滅希望的天降之物。
在此之下,也在很多人中流行了“及時行樂”的思維,很多服務業(yè)的存留者也確實如此,畢竟人都沒了還服務誰呢?
因此在安全的夜,多了很多徹夜的夜游人。
他們用廉價酒精麻醉自己,成為了街溜子,在一眼看不到頭的迷茫之中,很難評價這是一種錯誤。
比起在惶恐迷茫中消散,及時行樂的教條也不難讓人理解。
比如現(xiàn)在敲著我車窗的這位中年男人,看起來“白晝”前應該就是應該在寫字樓辦公的打字員,而他旁邊那位,,看發(fā)量可能是程序員。
“小哥,要來一杯嗎?”
和酒鬼正常交流或者勸人向善多半是有病的表現(xiàn),所以降下車窗后,我機智的選擇。
“哥幾個喝好喝盡興啊,小弟酒精過敏,就不配哥們了,喝好玩好,盡興盡興。”
酒精過敏,很多時候就是一個無需查證而且好用的借口。
不過雖然如此,我還是有一點想問,很難忍耐住的吐槽欲望。
“哥們,你們幾個,互相認識嗎?”
“不認識啊?
大家都是幸存者,喝了這杯就是朋友嘛。”
旁邊瘦高的打字男也接過:“對的對的,人生苦短,飲酒作樂,友人千杯不醉嘛。”
至于最后的那個默默喝著酒的看起來較為年輕的人,只是又灌了一口啤酒,默默舉起了酒瓶。
“好吧,有道理。”
目送幾人漸漸遠去,關(guān)上車窗,把座椅調(diào)到舒適的角度。
天還沒有變涼,蓋著衣服也可以過夜,就不去拿出來被子了。
末世文一般存在三個巨頭,會穩(wěn)定且在關(guān)鍵時刻刷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