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說道。
朱由樺微微一笑,說:“小弟知道兄長的心思,但有時候命運就是如此弄人。
我們無法逃避,只能面對。
況且,若兄長登上皇位,定能造福百姓,成為一代明君。”
朱由檢陷入了沉思,他知道朱由樺說得有道理,但心中仍有許多顧慮。
最終,他決定暫時放下煩惱,先專注于協助皇兄處理政務,以穩定局勢。
……很快,時間一點一點過去,天啟帝身體越來越差,很快,天啟帝的身體便撐不住了。
公元1627年(天啟七年)八月二十日晚上,天啟帝思考許久,很快便立下皇位繼承人選:信王朱由檢。
原因無他,也就那幾點:一、他朱由校雖然貴為皇帝,但不幸的是,他的三個兒子均早夭,沒有留下成年的男性繼承人。
二、朱由校的父親朱常洛的兒子中,除了朱由校、朱由檢和朱由樺,其他兒子都未成年便去世了。
因此,朱由檢作為朱由校的弟弟,是皇室中最為合適的繼承人。
三、朱由檢在朝中擁有廣泛的支持和深厚的影響力,他的政治經驗和領導能力能維護國家的穩定和百姓的安寧。
綜上所述,天啟帝朱由校明白,皇位繼承人只有朱由檢能當,其余人不可能當上皇帝。
兩日后,朱由校傳令,讓朱由檢到其跟前。
并且命人在旁寫下遺詔。
朱由校見到朱由檢,無力多說廢話,首說:“來,吾弟當為堯舜。”
堯舜是什么人,傳說中的圣明君主,此話一出,意思明了。
天降皇位,朱由檢第一時間感到的是害怕,這究竟是餡餅還是陷阱,又或許兼而有之。
他懼不敢當,憋了半天才說道:“臣死罪,陛下為此言,臣應萬死。”
朱由校以為他在客氣,慰勉幾句就開始囑托后事:首先要善待中宮,對皇后好一點;二是忠賢宜委用,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