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    護眼關燈

明末:餓殍救世行人氣小說 第218章 (第1頁)

變化引起價格漲落,調節社會勞動力和生產資料在各個部門的分配,調節生產和流通。

比如說,將糧價提升到500文一斤,并且規定當地鄉紳量價必須高于這個價格,這樣外地糧商就會涌入該地,米糧在這多了,競爭激烈,自然會價格下降,而當地糧價下降到一定程度,官府便可以統一進行收購,而糧食便可以進行賑災。

“可是,以工代賑的工程應該從哪里來?

總不能建些私人宅邸吧?”

朱由檢向朱由樺問道。

“兄長,我今年多少歲了?”

朱由樺突然間笑嘻嘻地對朱由檢說道。

“14歲啊?

怎么了?”

朱由檢疑惑地問道,但他眼前一亮,立馬明白了朱由樺的意思。

“你是封你為王并前往陜西就藩?

這樣就需要修你的王府?”

朱由檢說道。

“自然是如此,不過還有其他的工程,比如收納糧食的糧倉,難民居住地等,而且因為我與皇兄兄弟關系良好,貪官為了保住自己,必然交錢于我,這樣還可以了解貪官的名單,三年后等我回京,便可以……”朱由樺冷笑道。

“噢,對了,我有三條政策,等皇兄覺得有實力實施時再施行。”

朱由樺說道,隨后小跑向府中,取出自己對大明的發展規劃。

朱由檢看著眼前白紙上三條政策,眼睛都笑彎了,但他突然笑容僵硬,神情呆滯。

“為什么你要削藩?

還重點標注福王朱常洵?”

朱由檢問道。

朱由樺微微一笑,解釋道:“皇兄,如今這天下,內有天災人禍,外有強敵虎視眈眈,大明需要集中力量應對危機。

而藩王們卻坐擁大量土地和財富,不思為國效力,反而成為國家的負擔。

削藩可以減輕國家的財政壓力,也可以加強中央集權,有利于國家的穩定和發展。”

『點此報錯』『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