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體到底是誰做的目前還沒什么線索,不過能在夏國搞出這么一個怪物的,實力應該不容小覷。”
鄭秋秋也頗為詫異,這樣的生物實驗是真的很少見,要知道鄭家在科研方面可有著不少的成就,家族中更是有不少人在一些特殊的科研所工作。
所以他們對這樣的生物實驗十分了解,更清楚這其中的難度,如果要培育出這么一個成熟的怪物,那所需要的技術也絕對是世界頂尖的。
“對那個怪物我不怎么感興趣,我更想知道一些有關古遺址的事情,如果你有相關的資料,或許可以先給我發過來些。”
胡小天對怪物沒什么興趣,此刻的他更想知道一些有關登仙的事情,甚至因為古遺址的出現,讓他再次想起了龍窟。
或許在龍窟深處最后一堵巨大的石門背后藏著的就是登仙的線索。
“有倒是有一些,但不多,你想看一會兒我發給你就是了。”
鄭秋秋隨意的說道,兩人在電話里又聊了幾句然后便掛了電話,在電話掛掉后沒多久鄭秋秋就把有關古遺址的相關信息傳送了過來。
從資料上看古遺址是一座道觀,道觀整體是木質結構,雖然很多地方都已經損壞,但大體卻神奇的存留了下來。
根據道觀中的物品分析,這座道觀是崇寧四年王文卿所建造的葆真觀,王文卿被稱作虛靖先生,曾被記載在一些野史中。
相傳他自幼便喜愛修行,十二歲入了道門便跟著張繼先也便是當時最擅丹道的一個老道修行。
有關這座葆真觀的記載很少,王文卿更是被一筆帶過,但越是這樣也就愈發顯得這座古遺址的不凡。
也正是因此,所以這座古遺址引來了無數人的窺探。
胡小天仔細的看著鄭秋秋發來的資料,在這些資料中描繪最多的便是成仙,似乎鄭秋秋覺得凡是有關成仙的都會跟最后一步登仙境有關。
其中記載著自古以來凡是成仙者大多為資質卓越之輩,也有天資一般但卻勤勉之人,只不過往往大多都是以丹道或兵解成仙。
具體的描繪自然是沒有的,但僅僅這些就足以讓人浮想聯翩,仙到底是什么,這難免會讓人深思。
胡小天卻不在意這些,他更想看到一些更加實際的有關登仙境的線索,只不過可惜鄭秋秋發來的這些資料里并沒有有關登仙境的資料。
但有關王文卿的資料讓胡小天對青州河下游發現的古遺址更加好奇,最后更是干脆直接穿好衣服直奔古遺址挖掘的現場。
下流的河流湍急,但是今年因為干旱所以水量銳減,數百年未曾露出的河床露了出來,這才讓人偶然間發現了葆真觀的遺址。
不過在發現遺址后的第三天青州市便下起了大雨,這讓河水頓時變得洶涌起來,下游原本暴露出來一部分的遺址也瞬間被再次淹沒。
好在負責勘探的工作人員記住了坐標,這才讓眾人不至于完全失去古遺址的位置,但即便是如此,古遺址的挖掘也只能暫停,停滯不前。
雖然現在科技很發達,但在大自然的威力下卻仍舊什么都算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