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他向侯安都表達了自己的憂慮:“太子即將歸來,我或許該尋一藩地,以安享晚年。”
侯安都深知文帝的心思,且自己曾是推舉文帝登基的關鍵人物,因此他迅速回應道:“自古以來,哪有被取代的天子?”
隨后,侯安都主動請纓,帶領兵馬前往迎接陳昌。
在渡江之際,侯安都巧妙地支開了陳昌的隨從,兩人獨自登上船樓頂層,看似在欣賞江景。
然而,不過數語交談之后,侯安都卻突然掏出繩索,將陳昌的雙手緊緊捆住,并以布帛塞住了他的口。
隨后,他將陳昌頭朝下扔入江中,致其溺亡。
之后,侯安都率領自己的人換上新船,將陳昌的座船鑿漏,并殺光了所有隨行人員,以徹底消除隱患。
完成這一系列行動后,侯安都上表朝廷,聲稱陳昌在渡江時遭遇了不幸的“事故”。
然而,對于這一所謂的“事故”,陳無極卻發出了近乎瘋狂的嘲笑:“好個史書記載,好個遭遇‘事故’!
哈哈哈哈,若陳昌真被加害,又何來你我今日之局?”
然而,在陳逸龍聽來,這笑聲中卻蘊含著更多的無奈與悲涼。
另一方面,讓我們將視線轉向一項古老而精湛的工藝——釉里紅。
這是一種起源于元代江西景德鎮的釉下彩繪技術,其特點在于氧化銅在瓷坯上繪制的圖案,在施加透明釉后,經過1300℃左右的高溫燒制而成。
然而,色彩鮮艷的釉里紅瓷器極為罕見,這主要是因為其制作過程極為復雜且充滿挑戰。
古代瓷工們需要在瓷坯上精心描繪圖案,再施加透明釉,最后在高溫窯爐中一次燒成。
這一工藝在元代初現端倪,明代達到了成熟階段,并在清代以后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
它不僅是我國陶瓷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人類智慧的結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