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家門都認(rèn)了。
從此,在這里沒有人喊他馮雙喜。
阿二大爺、阿二叔、阿二老、阿二哥……老馮在家里排行老二。
老馮白天一般不開店,清早起來,吃了早飯就去串鄉(xiāng)。
李家營周圍十七個自然村一天跑幾個,一般三西天轉(zhuǎn)一圈。
他不敲貨郎鼓,不挑貨郎擔(dān),推著膠皮輪的紅車子,一邊走一邊喊,“有布條子繩頭拿來賣,破銅爛錫苘繩頭發(fā),雞蛋鴨蛋,解了龜皮……”十里路不同俗,我們李家營人叫“解了猴殼”(蟬的幼蟲蛻下的殼,),他們那一帶卻叫“解了龜皮”。
車子一停,姑娘媳婦老人小孩把他圍得里三層外三層。
太陽落山,回到店里開門迎客。
本莊的、前后莊的、東西莊的,打醬油醋的,買洋油洋火的,喝站柜酒的,看景閑聊的,聚了一屋子人,連床沿上坐的都是,煙氣跟著罩子燈光一起往外冒。
東莊長西莊短,神狐鬼怪,大奸巨盜,偷情偷漢,前人傳奇,今人逸事,三國水滸,說唐說岳,七俠五義……都在這里匯集、發(fā)酵、傳播。
得禮哥是說書的二道販子,他十天趕西個集一邊賣炒轉(zhuǎn)蓮、花生、老煙葉,一邊聽人唱大鼓書,肚里藏不住貨,回來家就到店里販。
說書時間一長,嘴頭練得跟爛漢腚一樣,竟然自己把李家營古往今來一些事兒編成了書。
《李家營夢華錄》就是他在老馮油鹽點(diǎn)里、夏天的社場上說成的。
跟來認(rèn)老馮干爺?shù)氖拢f來就話長了。
是你奶奶先起的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