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可朱元璋于心不忍,聊著聊著就改成了三代。
先生,咱還是食言了。
解決了宗親俸祿的問題,朱元璋心里的那塊石頭總算是放下了。
“行了,你們各自回去休息吧。”
“標兒、朱樉、朱棡、朱棣、朱橚,你們幾個留一下。”
五位被點到名的皇子,都是老朱和馬皇后的嫡出子嗣。
其余皇子們陸陸續(xù)續(xù)退了出去。
“靈兒,你過來一下。”
馬皇后突然喊道。
人群中,十六歲的朱韻靈轉過身,美目中帶著些許疑惑。
朱韻靈,又名安慶公主,也朱元璋的眾多女兒中,最漂亮的一位。
馬皇后看向朱元璋道:“你們父子回去聊,我和靈兒說點事。”
“明白。”
朱元璋會意,開懷笑道:“妹子果然是咱的賢內助啊,啥事都讓你想到了。”
“你們五個,跟咱回去。”
回到乾清宮。
“標兒,新科舉的事聊的咋樣了?回父皇,劉先生己經(jīng)為兒臣擬定好了章程,父皇要不要過目?你辦事咱放心,過幾日就推行下去吧。”
“這么快?”朱標驚愕道:“父皇,新科舉事關天下士子的利益,會不會太倉促了?你怕了?”朱標搖搖頭道:“兒臣倒不是害怕,只是有些擔心,若是突兀的推行新科舉,勢必會引起滿朝文官拼死諫言。”
“屆時,為了新科舉成功施展,必定會血流成河啊。”
聽完,朱元璋也有些犯愁。
這話絕非危言聳聽,洪武年間的文官,可不是明末那般懦弱。
開國之臣,豈有孬種?在這些文臣眼中,儒學是至高無上的。
眼看新科舉要把八股改掉,并且把士農工商的階級扯平,這無疑是觸動了他們的利益。
為了信仰也好,為了利益也好。
滿朝文臣必定會團結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