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豫東平原的深處,有一片廣袤的黃土崗地,崗上有一座孤零零的古墓,當地人稱之為“漢墓”。
古墓封土高大,狀如小山,墓頂雜草叢生,荊棘遍布,常有狐貍、黃鼠狼等野獸出沒其間。
古墓周圍,散落著幾戶人家,其中有一戶人家姓李,人稱李老漢。
李老漢年逾六旬,孤身一人,以盜墓為生,在方圓百里頗有名氣。
李老漢盜墓,從不單打獨斗,而是糾集一伙人,共同行動。
這行當里有個專有名詞,叫“支鍋”。
所謂“支鍋”,就是找幾個幫手,湊在一起,像支起一口鍋做飯一樣,大家齊心協力,盜掘古墓,待寶物出手后,再分錢散伙。
李老漢每次支鍋,總能找來一幫幫手,少則三五人,多則十余人。
這次,他決定盜掘漢墓,便又支起了一口鍋。
李老漢先找到本村的后生狗子。
狗子二十出頭,身強力壯,膽識過人,是個盜墓的好手。
狗子一聽要盜漢墓,滿口答應,說:“老漢,你放心,我狗子別的本事沒有,挖墳掘墓可是把好手,只要跟著你老漢,我啥都不怕!”
李老漢又找到鄰村的王麻子。
王麻子是個矮個子,一臉麻子,但腦子靈活,眼觀六路,耳聽八方,是個不可多得的人才。
王麻子一聽要盜漢墓,眼睛一亮,說:“老漢,這活兒我接了,不過,你得給我多分點,漢墓里的寶貝,可都是值錢的玩意兒!”
李老漢點點頭,說:“放心,只要大家齊心協力,我李老漢絕不會虧待大家!”
就這樣,李老漢東拼西湊,很快就支起了一口鍋,共有八人。
這八人,個個身懷絕技,各有千秋。
李老漢是領頭的,負責踩點、探墓、分贓;狗子力大無窮,負責挖土、撬墓;王麻子眼觀六路,負責放風、望氣;其余五人,各有分工,各司其職。
一切準備就緒,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