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兩家人齊聚一堂,問著一中的各種事。
林棟哲聽圖南的話問,“什么是收獲十月?”
莊圖南說,“是兩本雜志,一本叫《收獲》,一本叫《十月》,語文老師讓我們把里面好的句子摘抄下來,寫作文可以用到。”
林棟哲被問到他的夢想,說,想當(dāng)售貨員。
林武峰笑,“這可真是鴻鵠安知燕雀之志了。”
平靜的生活沒多久,家里又迎來了吵鬧的日子。
不速之客奶奶扭了腳,想讓大兒子一家照顧她,她還說,“不行就讓芹溪還是筱婷過來照顧我。”
莊超英一向最看重芹溪的學(xué)習(xí),當(dāng)然不愿意讓芹溪來回折騰。
不過筱婷還小,他就覺得筱婷可以。
但是黃玲不可能勞累女兒,便提出接到自己家來,自己和莊超英親自照顧她。
奶奶便住到了筱婷的小隔間里。
奶奶來了之后,家里的問題是接踵而至。
首先是,芹溪和圖南又再一次面臨吃不飽的問題了。
學(xué)校一斤糧票只能換一斤的米飯,在家里一斤的糧票能換兩斤米飯,芹溪和圖南商量過后就決定中午回家里吃飯。
她倆又懂事,心疼父母賺錢不容易,舍不得坐公交車,就每天走路回家。
于是兩人上課就老犯困,集中不了精神。
黃玲更是心疼孩子,在給芹溪、筱婷和宋瑩一人做了一條喇叭褲子后,就拿縫紉機換了一臺自行車。
黃玲不舍得對宋瑩說,“這原本是要留給芹溪和筱婷的。
芹溪也就罷了,自行車有她的一半,就是虧待了筱婷了。”
宋瑩安慰她,“以后讓圖南掙了錢,賠給筱婷。”
芹溪回家看見媽媽的嫁妝沒了,多出來一臺自行車,就知道發(fā)生了什么。
她在心里下了決定,等她長大了,一定給筱婷重買一臺縫紉機,不,買十臺最貴的縫紉機送給她。
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