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他心情復雜,既為自己能夠洗清冤屈而感到欣慰,又深知此番回去,前路依舊充滿挑戰。
回到京城,李明第一時間進宮面圣。
金鑾殿上,皇帝目光審視著他。
“李明,此番你受了委屈,朕己懲處了那李尚書,望你日后能繼續為朝廷效力,莫要讓朕失望。”
皇帝的聲音威嚴而莊重。
李明跪地叩頭謝恩:“陛下圣明,臣定當肝腦涂地,以報陛下之恩。”
出了皇宮,李明發現京城的局勢己悄然發生了變化。
曾經那些對他避而遠之的人,如今又紛紛圍了上來,阿諛奉承。
但李明并未被這些表象所迷惑,他深知人心難測,唯有堅守正道,才能在這風云變幻的京城立足。
不久,皇帝任命李明為一方縣令,讓他治理一方百姓。
李明深知這是皇帝對他的考驗,也是自己實現抱負的機會。
他帶著簡單的行囊,前往任職之地。
一路上,他看到的是民生凋敝,百姓困苦。
到了縣衙,李明發現縣衙的官員大多慵懶懈怠,賬目混亂。
他當即決定整頓吏治,重新梳理政務。
他先是召集所有官員,嚴正聲明法紀,要求他們務必盡職盡責。
對于那些貪污腐敗、不作為的官員,李明毫不留情地予以懲處。
同時,李明深入民間,了解百姓的需求。
他發現當地的水利設施年久失修,導致農田灌溉困難,糧食減產。
于是,他決定組織民眾修繕水利。
然而,這項工程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
李明一方面向上級申請撥款,另一方面號召當地富戶捐資。
但這過程并不順利,一些富戶不愿意出錢,百般推脫。
李明親自上門勸說,曉之以理,動之以情。
最終,在他的努力下,水利工程得以順利開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