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飛和早柚跟著紺田傳助往他家的方向走去,沿途碰到不少己經休息下工的村民們,看見陸飛一行人都紛紛上前熱情打招呼。
時值夏季,雖臨近傍晚,也沒見溫度下降多少,走在路上,吹過來的風都隱約帶著一股熱氣。
紺田村主路兩旁己經點起了明亮的專門用于晚間照明的竹燈籠。
放眼望去,幾乎家家戶戶的門前都亮起了橙黃色的光芒。
唯獨靠近村長紺田傳助家旁邊的小木屋沒有動靜。
那是陸飛在紺田村暫時的住所。
并非是紺田村的人怠慢陸飛這位貴客,亦或者是對他有什么意見。
而是因為陸飛居住的這間木屋,大門左右兩邊就沒有懸掛竹燈籠。
這是陸飛的要求。
紺田村人不明所以,但來者是客,陸飛還是貴客,所以也只能主隨客便。
陸飛也沒有過多解釋,稻妻這竹燈籠樣式沒什么問題,唯獨在配色上,讓陸飛不舒服。
竹編的燈籠通體用白色的素紙包裹,前后各印著一個櫻花紋樣。
這燈籠晚上點起來還行,無論遠近觀看,都自有美感。
但白天一看,按照陸飛一首以來接受的觀念,這只有家里面人去世了才會在家門口掛著兩盞明晃晃的白色燈籠,尤其是上面那個櫻花紋樣。
白天離的遠些,怎么看怎么像一個奠字。
陸飛在紺田村住下的第二天,白天看到這兩個燈籠,就馬上讓人拿了下來。
除此之外,陸飛也沒有多說什么,畢竟這是別人國家的傳統,不光是紺田村,只要到稻妻城去,到離島去,無論哪里,懸掛的燈籠都是白色為主體。
整個稻妻國,只有一個地方懸掛的燈籠不是白色封皮。
那就是在稻妻主城最高處的天守閣大門,那里懸掛的不再是普通樣式的燈籠,而是懸掛著樣式為印著代表將軍無上威權的三重巴雷紋和通體象征著雷電的紫色。
除此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