籍修復大賽沒什么興趣,他對修復好這卷古籍有著濃厚的興趣。
夜幕降臨的時候,含章送走了最后一位買舊書的讀者。
含章到大案子前展開了華桂寺院克禮和尚送來的卷軸。
這是一卷明代的經卷殘卷《大悲咒》,是手抄本,在經卷的卷首鈐印了一枚華桂寺院的藏經樓印章。
含章曾在渝城志里讀到過關于華桂寺的內容,華桂寺院是明代初期創建的寺院,其底蘊深厚,歷經明代、清朝、民國,延續到今天,可見其傳承的穩定強大。
含章拿出白天和克禮和尚一起溝通時做的記錄。
這個記錄是古籍修復工作者必備的一個步驟,送修人的要求和送修古籍的狀態等記錄在這個本子里。
含章看著古籍修復方案,輕輕地翻著這冊手抄本《大悲咒》。
黑色的墨跡深深地滲入到了紙張中,老舊的毛邊紙散發著陣陣古舊書的書香味。
含章拿著筆的手慢慢地抬起來,從古籍修復工具包中取出了一把竹刀。
小巧的竹刀,修長細小,它是用來挑互相粘連的書頁的。
這把竹刀己經被含章用了十余年了,厚實的包漿把竹子原本的黃色遮掩了,成了黑褐色,散發出淡淡的光澤。
這把竹刀是含章20歲的時候跟著第一個師傅學習古籍修復的時候師傅送給他的。
師傅說古籍修復師最要緊的是心靜,隨時隨地能讓自己靜心地面對需要修復的古籍。
當時的含章對師傅的話還不是很理解,他默認這些話是師傅說給他的修復古籍經驗總結。
首到他親自修古籍的兩年后他才知道心靜對一個古籍修復師是多么的重要。
夜深人靜的時候,百家燈火閃動,含章一個人坐在老舊的案子前一張一張地揭開粘連的古籍葉子。
這個時候他能很快地進入到一種身心合一的境界。
每當這個時候他就感覺時間是靜止的,甚至首到凌晨的鬧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