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神緊緊地盯著諸葛亮,等待著他的回應。
諸葛亮不慌不忙,他輕輕踱步到窗前,背著手,目光深邃地望著窗外的景色,那是一片寧靜的田園風光,與外界的戰火紛飛形成鮮明對比。
他沉默片刻,緩緩說道:“皇叔莫急,曹操雖強,然其名為漢臣,實為漢賊,此乃其致命弱點。
孫權據有江東,己歷三世,根基穩固,只可結為盟友,不可圖之。
皇叔當以荊州為立足之地,而后西取益州,成鼎足之勢,再圖中原。”
他一邊說著,一邊微微轉身,目光堅定地與劉備對視,眼神中閃爍著智慧的光芒。
劉備聽著諸葛亮的分析,眼睛漸漸亮了起來,他不住地點頭,臉上的憂慮漸漸被希望所取代:“先生所言極是,備茅塞頓開。
只是荊州劉表、益州劉璋,皆為漢室宗親,備怎可奪其地盤?”
他微微皺起眉頭,眼神中透露出一絲猶豫。
諸葛亮輕輕搖了搖頭,走到劉備身邊,拍了拍他的肩膀,語重心長地說:“皇叔宅心仁厚,然成大事者不拘小節。
劉表、劉璋皆非能成大事之人,其地百姓若得皇叔治理,必能安居樂業。
且皇叔興復漢室,乃是為天下蒼生,非為一己之私。”
他的動作輕柔而堅定,眼神中充滿了鼓勵與勸說。
劉備沉思片刻,站起身來,雙手握拳,神色決然:“先生高見,備明白了。
為了興復漢室,為了天下蒼生,備愿聽從先生安排。”
他的聲音洪亮而堅定,在屋內回蕩,仿佛是對未來的宣誓。
諸葛亮看著劉備的決心,臉上露出欣慰的笑容:“好,皇叔既有此決心,亮定當全力以赴。
只是此路艱難,需皇叔與諸將齊心協力,共度難關。”
他微微拱手,向劉備表達敬意。
此時,屋內的氣氛變得凝重而又充滿希望,兩人仿佛看到了蜀漢未來的曙光,盡管前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