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殿下只是出于好奇,想要體驗民間生活。”
另一位大臣則提出了不同的意見:“陛下,殿下此舉或許有更深層的用意。
他可能在尋找一種與民同苦的方式,以此來獲得百姓的支持和愛戴。”
李昭皇帝沉思片刻,緩緩說道:“無論蘇瑜的用意如何,朕都不能坐視不理。
朕決定,派一位可靠的人去鐵匠鋪,暗中保護蘇瑜,同時觀察他的一舉一動。”
密探領命后,立刻開始了行動。
他化裝成一名普通的鐵匠,混入了王猛的鐵匠鋪。
他的到來并沒有引起太多注意,因為鐵匠鋪最近確實需要更多的人手來應對日益增長的訂單。
密探在鐵匠鋪中默默觀察著李蘇瑜的一舉一動,他注意到李蘇瑜在打造長劍時的輕松和自如,以及他在失敗后的不以為意。
他將這些細節一一記錄,準備回稟皇帝。
與此同時,李昭皇帝在御書房內反思著自己的教育方式。
他意識到,或許自己對李蘇瑜的保護過于嚴密,限制了他的自由發展。
“朕是否應該給予蘇瑜更多的自由?”
李昭皇帝自問。
他決定,找個合適的時機,與李蘇瑜進行一次深入的對話,了解他的真實想法,并給予他更多的選擇權。
幾日后,密探將他在鐵匠鋪的所見所聞匯報給李昭皇帝。
他詳細描述了李蘇瑜的輕松態度和對打鐵的新奇體驗,以及他在打造長劍時所展現出的自然才華。
“陛下,殿下在鐵匠鋪中的表現令人意外。
他似乎對打鐵并無太大興趣,更多是出于一種新奇的體驗。”
李昭皇帝聽后,心中涌起一股復雜的情緒。
他為李蘇瑜的隨意態度感到無奈,同時也為他的安危感到擔憂。
“傳朕的命令,讓蘇瑜回宮。
朕要親自聽聽他的想法。”
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