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建設如何?”
工部尚書拱手道:“王上,道路、橋梁等基礎設施多有損壞,急需修繕。
還有水利工程,也需重新規劃和修建。”
諸葛亮說道:“立刻組織工匠,優先修復重要的道路和橋梁,確保交通暢通。
水利工程關乎農業生產,務必精心規劃,不可有絲毫馬虎。”
“臣遵旨。”
工部尚書應道。
隨后,諸葛亮又把目光轉向吏部尚書:“吏部,人才選拔乃是重中之重。
如今朝中可用之才是否充足?”
吏部尚書回道:“王上,人才稀缺,急需廣納賢才。”
諸葛亮思索片刻,說道:“即日起,舉辦科舉考試,不論出身,唯才是舉。
同時,在各地張貼告示,招攬有識之士。
對于現有的官員,要加強考核,庸者下,能者上。”
眾人皆稱善。
接下來的日子里,諸葛亮親自監督各項改革措施的落實。
在清查賬目的過程中,發現了不少官員的貪污行徑。
諸葛亮毫不手軟,將這些官員嚴懲,一時間朝堂上下為之震動,官員們皆不敢再有貪腐之心。
商業稅收的降低吸引了眾多商人來到炎朝,市場逐漸繁榮起來。
同時,農田稅收的合理調整也讓百姓們的生產積極性大大提高,糧食產量逐漸增加。
工部組織的工匠們日夜趕工,道路和橋梁得以修復,水利工程也有序開展。
科舉考試的舉辦吸引了大批有志之士前來應考,為朝廷選拔了不少優秀的人才。
然而,改革并非一帆風順。
一些舊貴族和保守勢力對改革措施表示不滿,暗中阻撓。
一天,諸葛亮收到密報,說有部分官員勾結舊貴族,企圖破壞改革。
諸葛亮大怒:“這些人竟敢為了一己私利,阻礙炎朝的發展!”
他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