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山農”的原則,精心挑選那些有文化素養、品德高尚的讀書人作為湘軍的將領,因為他認為這些人具有堅定的信念和較強的組織能力;而士兵則主要招募樸實憨厚的農民,他們吃苦耐勞、忠誠度高。
在訓練方面,曾國藩更是嚴格要求,他親自制定訓練章程,注重軍隊的紀律性和實戰能力的培養,強調“扎硬寨,打死仗”的戰術理念。
湘軍每天都要進行艱苦的軍事訓練,包括隊列操練、兵器使用、戰術配合等,使得湘軍逐漸成為一支紀律嚴明、戰斗力強大的勁旅。
在湘軍與太平天國的戰爭過程中,曾國藩也經歷了無數次的挫折與失敗。
其中,靖港之戰堪稱他軍事生涯中的一次重大恥辱。
在這場戰役中,曾國藩滿懷信心地率領湘軍出擊,卻因情報失誤、指揮不當等原因,遭遇太平軍的猛烈反擊,湘軍幾乎全軍覆沒。
曾國藩看著自己辛苦組建的軍隊瞬間土崩瓦解,悲痛欲絕,甚至一度投水自盡,幸被部下救起。
然而,這次慘敗并沒有擊垮他的意志,反而讓他更加深刻地反思自己的軍事策略和指揮能力。
他認真總結經驗教訓,調整戰略部署,對湘軍進行了更加嚴格的訓練和整頓。
經過一段時間的臥薪嘗膽,湘軍逐漸恢復了元氣,并在后續的戰爭中取得了一系列的勝利。
除了軍事上的成就,曾國藩在政治生涯中也展現出了非凡的智慧和謀略。
他身處晚清官場的復雜環境中,卻能在波譎云詭的政治斗爭中屹立不倒,這得益于他獨特的為人處世之道。
他深知官場如戰場,處處充滿了陷阱和算計,因此始終秉持著“居官以耐煩為第一要義”的原則。
無論面對多么繁瑣復雜的政務,或是來自同僚的刁難排擠,他都能保持冷靜和耐心,有條不紊地處理各種事務。
同時,曾國藩注重與各方勢力的平衡與周旋,他既不輕易得罪權貴,又能堅守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