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郭嘉、荀彧的促膝長談,如同一把鑰匙,開啟了劉巖對未來深入思考的大門。
他深知,黃巾之亂猶如一場巨大風暴的序曲,此刻不過才剛剛奏響,后續的狂瀾必將更為洶涌。
而自己年僅十二歲,尚未成年,如同羽翼未豐的雛鳥,難以在這亂世的廣袤蒼穹中振翅高飛。
于是,他決意韜光養晦,在桃源村潛心磨礪三年,靜候風云際會之時。
在這三年的成長歲月里,劉巖猶如海綿吸水般,貪婪地汲取著各類知識與經驗。
他日夜研讀前世所熟知的歷史典籍、兵書戰策,將其中的智慧與謀略深深烙印在腦海之中;同時,他結合當下的實際情況,不斷思索著應對亂世的策略與方法。
此外,他還注重強身健體,跟隨村里的獵戶學習捕獵技巧,在山林間穿梭奔跑,鍛煉自己的敏捷與力量,為日后的征程筑牢根基。
彼時,黃巾軍如燎原烈火,在冀州、潁川、南陽等地熊熊燃燒。
張角與其兄弟張寶、張梁,分別以天公將軍、地公將軍、人公將軍之名,率領著浩浩蕩蕩的信徒,頭戴黃巾,高呼著“蒼天己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的口號,在各地同時發動了排山倒海般的進攻。
漢靈帝聞聽此訊,如遭雷擊,驚恐萬分之下,匆忙下令各州郡自行募兵,以抵御黃巾軍的洶涌攻勢。
潁川,這片兵家必爭之地,瞬間成為了黃巾軍與朝廷軍隊生死較量的主戰場。
皇甫嵩、朱儁等朝廷名將奉命率大軍前來鎮壓。
然而,黃巾軍波才部在潁川勢力強盛,他們將皇甫嵩圍困在長社城中。
長社城內,皇甫嵩面色凝重,望著城外密密麻麻、如蟻群般的黃巾軍,心急如焚,苦苦思索破敵良策。
劉巖聽聞皇甫嵩被困的消息,心中立刻燃起一股熱血。
他深知,若長社城破,潁川乃至整個大漢的局勢都將雪上加霜。
他冥思苦想,突然,前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