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妙齡點頭應下,待謝云舟帶人離去,她才慢悠悠回府。
一路上,腦海中不斷復盤案件細節,心底竟涌起一絲興奮,在這異世,能重操舊業,施展刑偵本事,即便危機西伏,倒也有趣。
回府后,她燃起燭火,鋪開紙筆,將今日線索細細記錄,繪制草圖,回到府中,蘇妙齡仍沉浸在盜竊案的線索梳理中,但蘇尚書遇刺一事如陰霾般始終籠罩心頭。
她屏退左右,獨坐在屋內,燃起一盞孤燈,思緒全然聚焦在這場驚心動魄的刺殺背后可能潛藏的黑手之上。
從常理推斷,蘇尚書為官多年,朝堂之上樹敵在所難免。
新帝登基,有意重整朝綱,蘇尚書身為老臣,秉持公正,行事果敢,定是觸動了某些勢力的既得利益。
那些妄圖在朝堂繼續貪腐、結黨營私的權臣,極有可能視爹爹為眼中釘,maixiong刺殺,欲除之而后快,好為自己的惡行掃清障礙,繼續把持朝政,中飽私囊。
可再細細思量,蘇家內宅這幾日的詭譎風云又讓蘇妙齡覺得此事沒那么簡單。
二娘母女的種種行徑,囂張跋扈又急不可耐,恰似被一股外力催促著,急于在蘇家站穩腳跟、掌控全局。
若說她們與刺殺毫無干系,蘇妙齡心底總歸有些存疑。
說不準是朝堂敵手暗中勾結了二娘,許以重利,內外夾擊,既能在朝堂上拔掉蘇尚書這顆釘子,又能在內宅讓二娘母女毫無阻礙地接手蘇家大權,如此一來,蘇家產業、人脈皆會淪為他們操縱的工具,為后續謀取私利鋪就坦途。
回想起那日在宮門口,官員家眷們的神色各異,有些人看似焦急,實則眼神閃躲,難掩心虛。
其中幾位平日里與蘇家明爭暗斗的家族,保不齊也牽涉其中。
他們或許忌憚蘇尚書己久,趁著新帝初立、局勢未穩,妄圖聯手扳倒蘇家,瓜分蘇家在朝中的勢力范圍,重新劃分朝堂格局,讓自家權勢更上一層樓。
蘇妙齡輕揉太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