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    護眼關燈

和光同行的三十歲良心推薦 第301章 (第1頁)

老蘆太太,鄰居們都這么稱呼。

一個愛干凈,白白胖胖的老太太。

祖籍是山東人,也是和大部分那個年代的老人們一樣,拖家帶口闖關東過來的。

老蘆太太當時是在當時胡同西邊不遠的面點食品廠工作,加上山東祖籍的buff加持,做面食那叫一個絕。

小學放學推開家里大鐵門,走過走廊的時候就能聞到大白饅頭出鍋的香氣,沾著白糖不吃菜,三口就能吞下去一個。

她年輕時候就進了廠,一首干到退休。

三十多年的手藝,月餅,蛋糕,糕點基本樣樣精通。

聽她說,爸爸和姑姑小的時候,家家孩子多都窮,老大穿過的衣服老二穿,老二穿完了給鄰居的小孩穿。

孩子多,吃口像樣的東西都是奢求。

酸菜豬肉餃子,五花肉,炸茄盒,燉排骨。

這些都是過年時候才能吃到的大菜。

更別提小甜點,小蛋糕這些了。

爸爸和姑姑沾了她的光,廠里打包剩下來的邊角料,餅干碎。

回來沖點奶粉,吃完那叫一個香!

別人家孩子吃塊蛋糕都要等家里過生日,他倆一周就能整上那么一小碗。

老蘆太太包的包子,胡同里都是出了名的。

一聽說家里吃包子了,家家都端著點菜阿,餅阿來換上一兩個包子吃。

2024年不是什么透汁包子特別火,不吹牛的,我6歲時候就吃到過。

一口下去,先是汁水再是面皮裹著肉。

哎喲,這一口我吃到了現在。

除了做吃的,裁縫手藝也是精通。

從父輩開始,家里穿的用的,衣服里子外面,都是過她的手。

小時候穿的毛衣毛褲,棉衣棉褲,襪子拖鞋,外套補丁。

縫紉機只要嘎吱嘎吱一響,就沒有什么做不出來的。

南方的讀者們,沒見過那種棉褲吧,就是

『點此報錯』『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