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    護眼關燈

三國前傳良心推薦 第139章 (第1頁)

嘿,各位看官!

咱這大漢朝啊,被史家分成了前后漢,也叫東西漢。

為啥呢?

就因為中間冒出來個王莽,篡了位,折騰了一十八年。

之前的叫前漢,之后的就是咱這后漢啦。

前漢建都在陜西,所以也叫西漢,后漢建都洛陽,在關陜東邊,就叫東漢咯。

《前漢演義》那是早就編好出版啦,從秦始皇一路講到王莽篡國。

咱這《后漢演義》就接著往下講,從王莽這兒開始,一首到三國。

您瞧這陳壽寫的《三國志》,非說后漢到獻帝就亡了,把曹魏當正統。

司馬溫公也跟著這么說。

可朱子綱目就不一樣,覺得蜀漢才是正統,把劉先主接進了漢統,好多人都覺得這才是正理。

其實啊,這正統不正統的,也沒個定數,成者為王敗者寇嘛!

就像羅貫中編的《三國演義》,看著是講三國,實際上尊蜀漢,這書火得不行,好多人都把它當《三國志》了,您說厲害不?

咱這《后漢演義》就把三國也附在里頭,《前漢演義》附秦朝,咱這附三國,是不是還挺有創意的?

咱可都是照著正史來寫的,沒瞎編亂造,就算采了些野史,也都琢磨得差不多了,各位看官可別嫌我太較真兒。

要說這后漢的興亡,可比前漢復雜多了。

王莽能篡國,禍根就在元后那兒,外戚這玩意兒,禍害可大了去了。

光武中興后,吸取教訓,自己把大權緊緊攥著,就怕外戚瞎摻和。

明帝也還行,有他爹那股子勁兒,國家挺昌盛。

章帝剛上臺的時候,看著也不錯,史家都把他比作前漢的文景之治呢。

可誰知道后來寵信后族,又走上老路了。

和帝往后,國家就一天不如一天了。

外立了五帝,臨朝有六后,這些個婦人沒什么見識,就想著掌權,把國家大事都

『點此報錯』『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