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    護眼關燈

三國前傳熱門推薦 第156章 (第1頁)

處搜查,搞得雞飛狗跳。

要是偶爾搜出有人私藏五銖錢,就把全家都發配充軍。

更可惡的是,如果犯人夫婦被發配,還不準他們在一起,竟然把婦女另行改配,或者罰做軍人的奴婢,永遠都不讓回家,這可真是古今罕見的暴政。

王莽仿照周官王制,設置了卒正、連率、大尹、屬令、屬長、州牧等官職,又把天下分成六鄉、六尉、六隊、六服,加起來號稱萬國。

所有郡縣的名稱,都被他隨意更改,一個郡甚至能改到五個名字,官吏們都記不住。

王莽還自認為這樣做很高明,覺得制度改好了,天下自然就會太平。

所以他每天召集公卿大臣們開會,大家爭論得不可開交,吵吵嚷嚷的。

甚至各地送來的案件報告,他都沒時間批復,地方官員們也沒時間考核政績,任由他們胡作非為,貪污舞弊,禍害老百姓。

每年雖然有繡衣執法和十一公士,專門拿著符節到各地巡視,名義上是考察官吏的善惡,稽查百姓的勤勞和懶惰,實際上就是讓他們出去搜刮地皮,到處收受賄賂,拼命地要錢。

地方官員們怎么肯自己掏腰包呢?

沒辦法,就只能從老百姓身上搜刮,然后把這些錢當作禮物送給這些巡視的官員。

有一些地方的官吏和百姓受了委屈,到朝廷來告狀申訴,也被尚書給擱置起來,連年守候,都回不了家。

至于那些被拘押在郡縣的人,無緣無故地被關押著等待審訊,也是一首拖著,往往要等到王莽下了赦令,才能被放出來。

這是亂世的通病,不只是新莽時期才這樣。

而且內外的衛兵,本來應該一年換一次崗,可有時候甚至要拖到三年。

邊境上陸續招募的士兵,不下一二十萬,都要靠縣官來供養,縣官自己都沒辦法弄到這么多糧食,就只能對老百姓橫征暴斂。

五原、代郡這些地方的老百姓,受苦最深,反抗得也最早。

『點此報錯』『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