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如海一邊欣賞著林傾妺替他梳理整齊的發型,一邊詢問道:“妺妺,東西都收拾好了嗎?”
林傾妺將小木梳塞進裙子口袋里,隨意應道:“差不多了?!?/p>
林如海照鏡子的動作一頓,無奈嘆道:“妺妺,你這性子也該收收了,總是差不多可不行。
你看這次高考……”林傾妺的表情瞬間變得欲哭無淚,她拽住林如海的胳膊,無力地搖晃著,聲音帶著一絲哀求:“爺爺,您就別再念叨了,我耳朵都要起繭子了。
爸媽整個暑假都在念叨我,好不容易他們不提了,您怎么又開始了?”
林如海看著孫女那副可憐兮兮的模樣,忍不住笑了起來。
他輕輕拍了拍林傾妺的頭,寵溺地說道:“好好好,爺爺不念叨了,爺爺知道我們家妺妺是最棒的。
但是,爺爺希望你能改變現在這種‘差不多得了’的態度。
爺爺沒有其他要求,只希望你能夠快樂地成長,不要給自己留下太多遺憾?!?/p>
正如林如海所說,抱著這樣差不多的態度,林傾妺在十七歲這年迎來了人生中第一個重要的轉折點——高考。
所謂差之毫厘謬以千里,但是就有人不這么認為,比如林傾妺。
林傾妺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人生嘛,也就那樣,差不多得了。”
其實也不怪她有這種想法。
林傾妺父母都是急診科醫生,醫生嘛,你懂得,不著家那是家常便飯的事,就算著家了,也不一定有空能說上幾句推心置腹的話。
故而,從小到大,林傾妺和林思安基本上都是林如海一手帶大的。
林傾妺出生那年,林如海己經五十歲了。
林如海一生也算坎坷,幼年喪母,剛成年又喪父,妻子劉文恵生下父親林暉時大出血也離世了。
好在家庭條件優渥,林如海自個兒又是個地理老師。
是以,他經常將“人生苦短,及時行樂”當作座右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