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上應(yīng)驗的淋漓盡致。
當(dāng)然,這是后話。
沒去上學(xué)前的一段時間是最無憂無慮的。
那時父母去上班后,ccz會一首睡到正午,這時候奶奶(父親的母親)就會從她住的老院過來照看ccz,有時候會給他做早飯吃,具體的他己經(jīng)記不得了,印象深刻的是奶奶總喜歡用生青椒下飯吃,ccz湊上去的時候奶奶會把青椒的尖讓他咬一口。
西北人的感情似乎從來不會明顯的表露出來,總是像高原上的黃土一樣沉默,所以在這片荒涼的土地上,情緒開出的花朵總是格外明艷。
除了爸爸媽媽,ccz還有一個比他大西歲的哥哥,ccz小時候性格很開朗,所以總是和哥哥有聊不完的話,爸媽嫌棄倆人湊一起說話很煩,就把哥哥的房間調(diào)到了樓上,但這也不妨礙他在哥哥放學(xué)后偷偷跑上去說話。
總有人爭論,人之初,性是“本善”,還是“本惡”,但ccz小時候處在一種奇妙的中立狀態(tài),他分不出什么是善惡,做什么事全憑感覺,所以,在墻上亂涂亂畫、到處貼雙面膠、像尋寶一樣翻不是自己的東西......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為此他沒少挨爸媽的打。
人逐漸長大的過程,就像從家走向世界,漸漸的會意識到,原來世界上除了家人還有別人,還有很多陌生地方,會認(rèn)識到不同的人和事物......有了很多屬于自己的記憶:美好的、悲傷的、抽象的、黑暗的,就是這么多的記憶,讓人初步建立自己。
隨著眼界的開闊,意識到自己的渺小,見識到世界的廣闊,這又是一個重塑三觀、重建自我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