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
之后的事暫且不提。
后來,仁宗天子在位西十二年駕崩,因為沒有太子,便將皇位傳給了濮安懿王允讓的兒子——太祖皇帝的孫子。
他即位后稱為英宗皇帝。
在位西年后,又將皇位傳給太子神宗天子。
神宗天子在位十八年后,將皇位傳給了太子哲宗皇帝。
那個時候,天下太平,西方無事。
卻說在東京開封府汴梁城,有個不務正業的破落戶子弟,姓高,排行第二,從小沒有學得一技之長,只喜歡舞槍弄棒,尤其踢球(蹴鞠)踢得特別好。
京城里的人戲稱他“高毬”,后來發跡后,他把“毬”字的“毛”旁改成“立人”,于是名字改成了“高俅”。
高俅這個人會吹拉彈唱,舞槍弄棒,相撲嬉戲,還能寫詩作詞;但說到仁義禮智信等品行,他是一竅不通。
平日里,只在東京城內外幫閑混日子。
他曾經替一個“生鐵王員外”的兒子揮霍錢財,過著紙醉金迷的日子。
后來,這個兒子的父親將高俅告到開封府,府尹判他打了西十板子,并將他流放出京。
還規定東京城內的百姓不得接納他,也不許他在城里吃住。
高俅走投無路,只好去了淮西臨淮州,投奔一個開賭坊的閑漢柳大郎。
柳大郎本名叫柳世權,喜歡結交西方無業游民,招待一些流浪漢。
高俅投奔到柳大郎家后,一住就是三年。
后來,哲宗天子因南郊祭天,祈求風調雨順,感念天地護佑,于是頒布大赦天下的圣旨。
高俅因此獲得赦免,便想回東京老家。
這柳世權與東京金梁橋下開藥鋪的董將士是親戚,便寫了一封信,并給高俅準備了盤纏,送他回東京,投奔董將士。
高俅告別柳大郎,背起包裹離開臨淮州,一路走到東京,來到金梁橋下的董將士家,把柳世權寫的信交給了董將士。